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6篇
  免费   75篇
公路运输   990篇
综合类   589篇
水路运输   467篇
铁路运输   162篇
综合运输   16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21.
在分析铁路中小站生活污水特征及污水处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稳定塘工艺在铁路污水处理中存在的不足,从节约占地和提高效率上进行创新,将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相结合,详细介绍生态塘工艺处理铁路生活污水的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是我国铁路节能减排需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该工艺具有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管理维护方便以及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2.
研究目的: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比较多。高速公路建设,特别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较为严重。本文通过探讨山区公路路幅布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来减小山区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论:在山区高速公路快速建设的同时,我们很有必要对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生态协调问题进行研究。本文详细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路幅方案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主客观综合评价法综合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因素建立评价模型,评选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经济合理的路幅方案,目的是通过山区路幅布设研究来减小山区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3.
对位于新疆生态脆弱区的红柳河至淖毛湖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重点研究铁路建设过程中对所经区域的自然植被、水土保持等的影响途径、影响程度及相应环保措施。指出现行环评体制下,铁路建设项目环评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24.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人们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电脑。手机在移动支付、出行、购物、学习娱乐等生活领域的应用比比皆是;在工作领域仍有发展空间。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的公交企业,已经具备信息系统和数据生态体系基础,公交企业移动信息化呼之欲出。笔者阐述了公交企业移动信息化及其背景,并对公交企业移动信息化实践应用作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925.
目的通过现场实验观测从理论上分析当地起沙风速发生的时间和频率、分析风速和沙通量的关系,风速和风蚀的关系,找出最经济、最快速恢复当地生态的最佳途径。方法建立实验基地,现场使用气象风沙温度监测系统不间断收集8804组数据,然后分析数据,找出规律。结果空气温度比土壤温度变化剧烈,土壤深度越大,温度变化越平缓。毛乌素沙地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和北风,冬季风速大多为1m/s和2m/s,此风速不会起沙,在试验地冬季的最小起沙风速为4.6m/s。结论防治沙害的主要措施应为降低地表的风速,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少风沙流的形成,在毛乌素沙地植被治沙是防止风蚀和水土流失,防止荒漠化的各项措施中最经济、最有效、最持久的措施。  相似文献   
926.
江河行洪区如何搞好路基的防护工作,采取什么样的防护形式,如何保证防护工程的施工质量,这是事关能否在行洪期间保全公路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27.
陆礼 《江苏交通》2003,(6):8-10
论述交通生产力的发展是小康社会交通伦理进步的根本动力,小康社会交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和良性流动,交通活动最高道德观念是货畅其流和人便于行,交通服务将更加文明、舒适,交通生态的优化将确保交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28.
水土保持是相对水土流失而言,生态公路是相对生存环境而言。分析水土流失、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的结果、原因;指出公路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提出建设生态公路的必要性与科学性。以唤起全社会对生态公路的理解、关注、重视、支持,进而实现生态公路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929.
环长白山旅游公路二道白河至漫江段是“2004年交通部和省级主管部门联合组织实施的典型示范工程”之一,是连接长白山北、西、南三坡最便捷的旅游公路,沿线地形起伏,植被完整,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荟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遵循“安全经济、生态自然、科技环保、理念创新”的原则,对更好建设环长白山旅游公路,精心打造典型示范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0.
首次将污水处理与大棚种植相结合,提出了污水处理回用生态大棚技术,并将其应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生态环保.充分利用了青藏高原充足的太阳辐射资源为生态大棚的正常运行提供能量,并采用ANSYS软件对大棚内的空间温度场进行了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棚内影响蔬菜生长和污水处理的空间区域内温度变化的规律,从而为合理的大棚结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模拟结果证明实验所采用的大棚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增温和节能的作用,能够满足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及蔬菜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