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216篇
综合类   175篇
水路运输   122篇
铁路运输   54篇
综合运输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6月76日在深圳发布首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该指数选取中国内地24个2007年GDP在1,400亿人民币以上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为样本,从金融产业绩效、金融机构实力、金融市场规模、金融生态环境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在该指数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上海、北京、深圳三城市位居前三。  相似文献   
522.
一场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让奋蹄向前的中国出口马车嘎然减速,也让风风火火的中国进口力量黯然失威。而更加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对外贸易也许还要在世界经济整体衰退的恶劣生态环境中接受严峻的考验和煎熬。  相似文献   
523.
行进是一种永续的追求,变化是一种永恒的力量。电动车产业要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结合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制度体系、生态文化体系来制定产业的顶层设计和规划。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下简称十八大)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勾画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令人振奋、令人期待。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524.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高等级公路不断增加,公路不仅要绿化美化,还要承担防止水土流失,满足视线引导、缓冲、强调目标、标志等作用,它需要一整套技术,这是一种以植被恢复为代表的生态工程技术。公路建设工程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突出表现在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方面。公路工程的路堤、路堑边坡及其它开挖面等,将受到水土流失的威胁。人类要设法走出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就必须重建地球上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由征服、掠夺自然转为保护、建设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525.
2011年2月24日,交通运输部启动了全国10个城市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并提出要全面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将对生态环境、车辆生产企业甚至每一个交通参与者,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26.
遥感对优化后的取弃土场生态环境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河北省张承高速公路工程实例,将遥感技术运用到取土场、弃渣场的研究中,对优化后的项目区取(弃)土场生态环境进行安全评价,对受地形限制不能改变位置的取(弃)土场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27.
青藏高原公路沿线环境保护与公路地质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生态环境与冻土环境对公路路基的影响与危害,提出保护生态环境与冻土环境对公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28.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2010年底前,我国将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实施十项工程,其中包括生态环境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2008年11月14日举办的”金融危机对环保产业的冲击和影响”访谈会上,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法规室主任沈晓悦说,对中国环保产业来讲,目前的全球金融风暴是机遇大于挑战。无论是国家发展大趋势,还是解决经济危机、拉动内需,环保产业都将成为未来强劲的新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529.
虾峙车客渡码头扩建工程位于虾峙岛西北岸段,建设规模为2个1 000 GT车客渡泊位,码头采用浮式结构。结合工程区附近海域环境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工程用海对水质环境、生态环境和周边其他用海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工期码头工程的建设对海洋水质和周边用海活动的影响较小,但在一定范围会影响海域生态环境,造成渔业资源的损失,以采用增殖流放的生态补偿方式减少对海洋生态的破坏,码头扩建工程的用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30.
透水性多功能混凝土研发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水性混凝土系采用水泥、沥青为胶结材料掺配高质量的同粒径或间断级配骨料所组成的,并具有一定空隙率的混合材料。将其制成混凝土路面、护坡及其制品时,能取得排水、抗滑、吸音、降噪、渗水效果,可改善地表生态循环,利于行车交通安全,保护生活环境,解决由于大规模现代化城市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工程实践证明,透水性混凝土是一种新型多功能铺装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