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214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船检》2011,(9):I0027-I0028
国际海事组织环保会于2010年3月26日分别以MEPC.189(60)、MEPC190(60)决议通过了《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议定书》附则Ⅰ和附则Ⅵ修正案,这两个决议将于2011年8月1日起生效。当授权中国船级社执行法定检验的船旗国为MARPOL附则Ⅰ或附则Ⅵ的缔约方时,除其有特殊要求外,中国船级社将在相关船舶的法定检验中执行这两个决议。  相似文献   
62.
文中就《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生效后,根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执行<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结合国内固体散装货物运输的现状,就海运固体散装货物申报、载运固体散装货物船舶申报进行了细致分析。对载运固体散装货物船舶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检测机构,固体散装货物装、卸作业单位和海事机构监管工作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63.
有关南极海域禁止使用重油燃油以及创建北美排放控制区(ECA)的国际海事组织防止船舶污染海洋MARPQL公约修正案于2011年8月1日生效。  相似文献   
64.
《中国船检》2012,(5):I0007-I0007
经中国船级社技术委员会分委会审议通过并经中国船级社总裁签署批准.《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12年修改通报即将于2012年7月1日生效。该修改通报将与《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06及2010、2011修改通报汇编成《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12综合文本。  相似文献   
65.
胥苗苗 《中国船检》2012,(7):I0007-I0007
欧盟保险禁令正式生效前,日本议会已正式同意为进口伊朗石油的船舶提供主权担保。根据于6月27日生效的法律,日本将为每艘运输伊朗石油的船舶提供76亿美元的主权担保。  相似文献   
66.
在2011年9月29日帕劳共和国批准《渔船船员培训和发证公约》(简称《STCW-F公约》)之后,该公约达到15个缔约国批准的条件,预计将于2012年9月29日起正式生效。《STCW-F公约》对船长24m及以上的海洋渔船的船员发证和最低培训要求作出规定。该公约包含15项条款和1个包含技术规范的附则。  相似文献   
67.
据悉,《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MLC2006)将于2013年8月20日在中国大陆生效。该公约由海事劳工组织ILO于2006年通过.被视为国际海事法规的主要支柱之一,旨在更好地保护海员权利。MLC2006将对中国航运和船舶设计带来重大影响,中国海事部门已拟定了10个方案,以保证国家能够满足MLC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68.
刘昭青 《水运管理》2012,34(1):38-38
经全面修订的《国际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简称《STCW公约》)修正案及其附则于2012年1月1日起生效。即日起至2017年1月1日是为期5年的过渡期。该修正案于2010年6月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外交会议上通过,旨在确保必要的全球标准实施到位。  相似文献   
69.
正[背景]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的沉没震惊了全球,这艘豪华客轮的沉没引发了人们对于海上安全标准的质疑和思考。在英国的推动下,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海上人命安全会议,并于1914年1月20日签订了第一个《SOLAS公约》。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该公约未能生效。后续通过的新的《SOLAS公约》均是在1914年公约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并增加了新的条款。如今SOLAS公约已从简单的结构和设备要求,扩展到人员的操作性要求、公司和船舶的安全管理要求、船舶保安要求,从硬件扩展到软件,从船舶扩展到公司,从水上扩展到岸上,为船舶安全营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70.
按《担保法》等我国现行法津的规定,保证合同只要有保证人和债权人达成合意即告成立直至生效,而不以债务人同意为成立和生效的必要条件。本对此项制度提出质疑,并依据有关法理就改进和完善这一制度提出了对策和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