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1篇
  免费   359篇
公路运输   2321篇
综合类   1150篇
水路运输   1432篇
铁路运输   2250篇
综合运输   377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417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根据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的结构特点,结合其结构有限元分析,设计了相应的健康监测系统,包括系统测点布置,系统总体、各传感子系统以及安全评估系统。该系统的使用为评估桥梁的初期运行及后期施工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2.
着重介绍了非接触式路面温度传感器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采用此系统对南京长江第二大桥的路面温度进行检测,并通过对路面温度的分析,为路面养护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3.
依托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实测数据的分析,对斜拉桥纵向位移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基本呈现出线性的关系,但在较长时间段里呈现出较弱的非线性关系,这一较弱的非线性关系在对伸缩缝进行安全评估时,可以利用线性关系替代;斜拉桥的非线性热膨胀效应强于悬索桥的非线性热膨胀效应,可以指导斜拉桥运营期的安全预警阈值的设定工作以及桥梁安全状态评估工作,对今后斜拉桥的设计以及养护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44.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是保障桥梁安全运营的重要技术手段,已在国内外众多桥梁工程中得到应用。然而,传统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存在海量数据可读性差、突发事件下难以评估等缺点。文章借助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提出新型"BIM+健康监测"模式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架构,开发了基于BIM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实现了桥梁安全运营的多用户协同管理以及监测与养护一体化运维管理。  相似文献   
945.
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河西支线第七标段浅埋暗挖输水隧洞设计采用三层支护结构,分别是一衬支护结构、二衬主体结构和自密实混凝土外内衬钢管结构,其中,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结合实际工况,介绍了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施工机械选择和管路布置、端头封堵模板设计和安装、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施工过程中钢管变形监测以及防钢管变形支撑措施等。工程措施实践效果良好,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46.
通过对移动模架箱梁施工在模架移动、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的荷载作用下的工况分析和施工监测,获得各工况下梁体挠度变化值,经综合分析确定立模预抛值,为此类模架施工预抛值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7.
结合软土地基上312国道沪宁段拓宽改造工程,探讨施工过程中沉降稳定监测方法和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48.
地铁换乘客流实时监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铁换乘客流随机性强及短时冲击性等特点,在分析地铁线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时序倒推的地铁换乘客流实时监测模型,并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模型求解。选取南京地铁典型换乘站对所述方法进行分析验证,进一步说明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9.
基于微震监测技术具有识别岩体损伤位置、程度和大小以及破坏进程的优势,以新建京张高速铁路八达岭长城站大跨度过渡段隧道为研究对象,在隧道地表与洞周布设微震测点,实现立体式、全方位的微震事件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围岩损伤区分布特性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据微震事件分布密度,可将微震事件分为高密度区、中密度区和低密度区;微震事件累计分布频率为60%的边界可作为高密度区与中密度区的交界,累计分布频率为80%的边界可作为中密度区与低密度区的交界;微震事件高密度区对应为围岩高损伤区,围岩高损伤区受围岩级别和隧道跨度的双重影响,给出基于这2个参数的隧道不同位置处围岩高损伤区深度预测公式;围岩损伤程度采用微震事件的平均矩震级参数标度;围岩损伤区深度与围岩变形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及阶段性。基于围岩高损伤区深度,进行预应力锚索(杆)设计,结合围岩变形结果,验证了锚索(杆)设计参数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50.
牛道安 《铁道建筑》2020,(4):5-8,16
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是铁路安全运行的保障和科学指导线路养护维修的重要依据,对我国铁路发展和长期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介绍了铁路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内联调联试阶段和运营阶段检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对海量检测监测数据的分析运用。提出了基础设施检测监测技术发展方向,如检测装备统型融合和智能化发展、检测数据管理和分析共享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多源数据智能分析应用等,对完善我国铁路基础设施检测体系起到重要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