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140篇
综合类   127篇
水路运输   259篇
铁路运输   48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微裂缝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形式之一。从流体动力学角度分析乳化沥青作为流体渗流入微裂缝中,从而封闭微裂缝、防止渗水。  相似文献   
32.
可能与全能     
刘奕宏 《车时代》2012,(10):106-113
自从现代开始有了流体雕塑设计理念之后,推出的每一款车型都可谓是兼具硬朗与柔美,动静两相宜。有着和索纳塔八一脉相承血统的朗动也将著名的“流体雕塑”设计理念发挥的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这位作为家庭用车出身的朗动,在拥有绝对完美身材之余,也同样拥有同级别中较为领先的动力系统以及最为丰富的配置。  相似文献   
33.
流体冷却系统网络流量分配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图论理论,建立流体冷却流体系统网络图论模型,针对系统单源单汇网络进行变换,得到了系统无源无汇网络图,通过对流体系统网络节点流量守恒和回路阻力守恒方程的分析,并采用拟牛顿迭代算法,对流体系统网络进行解算,得到了系统网络流量分配特性。基于图论理论的流体系统网络分析方法具有物理概念清晰、直观和迭代精度高等特点,通过对流体冷却系统的分析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复杂流体系统网络的分析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本篇简要介绍了中远集运1700TEU船上选用的流体温度自动控制装置的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以及在船舶运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讨论了可能引起故障的因素。  相似文献   
35.
《机电设备》2009,26(2):I0011-I0011
4.3万平方米的超大厂房,9层超高的蓝黄相隔的货架,让博雷(中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显得气势非凡。3月2日,博雷国际公司总裁布朗,看到位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博雷(中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不由发出了惊叹:这真是一个超大的工厂—这将是亚洲最大的蝶阀和流体控制系统生产基地,而博雷的目标是把它做成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6.
内波水面效应对于水下航行体探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水下航行体内波尾迹水面特征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本文介绍了在大型分层流试验水池中同时开展的以研究内波尾迹特征及其诱导的水面流动特征的拖曳体内波水下/水面尾迹特征试验研究。研究采用电导率仪阵列测量拖曳体(SUBOFF)水下内波波高场及其随时间变化,采用基于光学粒子图像互相关分析的流场测试方法测量拖曳体激发内波诱导的水面流场,并定量分析拖曳体激发的内波波长及其扰动引起水面流动的波长。研究表明:所采用的水面流场测量方法可以测量水面mm/s低速流动。在低傅汝德数Fri下(Fri≤2.14),分层流体中拖曳体水面尾迹特征主要受水下体效应内波影响,其水面尾迹波长及传播速度与水下内波的波长、传播速度基本一致;随着Fri的增加(2.14≤Fri≤3.42),在水下尾流效应内波逐渐增强,但在水面流场未见明显尾流效应内波影响;随着Fri的进一步增加(3.42≤Fri≤10.27),水下呈现出明显的尾流效应内波特征,由于表面波效应增强,水面流动主要表现为Kelvin波特征。  相似文献   
37.
提出了电流变流体作为润滑剂使用的新设想,研究了电流变流体粘度的可控特性,通过试验获得了电流变流体摩擦力随电场强度、悬浮颗粒浓度、油膜厚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为深入研究电流变流体的润滑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零航速减摇鳍电动伺服系统驱动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零航速减摇鳍升力特性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减摇鳍动态流体力矩和平均横摇角速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通过转鳍动态流体力矩和平均横摇角速度计算伺服系统驱动功率的方法。同时根据计算所得的伺服系统驱动功率进行了电动伺服系统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动态流体力矩代替静态流体力矩计算所得的伺服系统驱动功率更加精确、合理,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TRIP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概述了化学成分、组织形态、生产工艺对残余奥氏体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残余奥氏体对相变诱发塑性的影响,对热轧TRIP钢的成分设计、制定热轧及冷却工艺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0.
采用磁性流体减振器的凯迪拉克CTS-V在2008年1月的北美国际车展上掀起了一股“磁力风暴“。磁性流体减振器(Magne Ride)是由美国德尔福(Delphi)汽车系统公司生产的新型减振系统,减振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的减振器。但由于其技术先进并且价格昂贵,仅在少数高端品牌车型上才能得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