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5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26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杨成才,从大学毕业分配至中波轮船股份公司,仅用短短7年时间就成长为中波公司最年轻的优秀轮机长。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以及对远洋运输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是他快速脱颖而出的源泉。他曾先后荣获全国交通系统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第三届中远集团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2.
徐晓恩 《经济导报》2007,(23):12-13
纺织及制衣业在香港曾拥有一段辉煌的历史,百多二百台的车衣机,一个又一个熟练巧手的车衣女工,能齐声高呼“工厂妹万岁”。进入1980年代,本港的制衣厂开始北移到内地发展,逐渐形成“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进入二十一世纪,回归祖国十年后的纺织及制衣业已产生很大的变化,设计、研发等知识型的产物已成为发展的新路向,生产的角色则日渐淡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33.
肖倩兰 《中国水运》2007,5(9):201-202
进入新经济时代,企业的员工雇佣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传统内部化雇佣、外部化雇佣向混合雇佣转化。本文系统的介绍了混合雇佣模型的四种雇佣模式(知识型雇佣、基于工作型雇佣、合同型雇佣、联盟/伙伴型雇佣),并从雇佣关系、雇佣时间、薪酬水平、人力资源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针对不同的雇佣模式进行差别化管理,使混合雇佣模型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4.
企业文化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已由过去的产品,质量,服务,技术的竞争演变成为信息、知识,能力的竞争,因此,世界各国的企业均在寻找一种能够永保企业竞争优势的法宝,于是,深入研究和探索企业文化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再次掀起了研究的高潮。本文重点分析了知识型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一系列特点以及这类企业的企业文化中通常出现的问题,论述了如何更好的构建知识型企业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35.
培训体现了一种建立在"可雇性"基础上的雇佣契约.随着全球化竞争和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必须培训和开发教师更为广泛的技能,必须根据各类教师的需求特点,研究制订培训规划,使培训工作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高效益.高校在开展培训时,要明确学校的发展战略,了解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把学校发展与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6.
还记得《速度与激情2》吗,那辆与EVO搭档的敞篷日蚀,它的名气虽然远不如EVO,但它同样具备的高性能使其并非等闲之辈。外形的视觉冲击力让第四代三菱Eclipse日蚀开始了在北美20年后的风靡历程,你也许在街头见过车况尚好的第一代或第二代日蚀跑车,那曾经是富人的炫耀之物,如今它已不再是富人的专属,充满驾驶乐趣和时尚之感的双门三菱Eclipse日蚀以一种平价的姿态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37.
对服务行业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微笑服务。美国有家知名公司(商店)的经理曾经说过,她宁愿雇佣一个没上完小学但却有愉快笑容的女孩子,也不愿雇佣一个神情忧郁的哲学博士。那么怎样为乘客提供一流的微笑呢?  相似文献   
38.
该文以知识型经济时代为背景,针对知识型员工流动频繁的现状,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流失原因以及因其流失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最后阐述了针对知识型员工流失,企业应采取的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9.
侯树杰 《世界海运》2011,34(12):46-48
一、渔船能否适用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二、雇佣合同项下的海上人身损害赔偿是否属于《海商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的非限制性债权?  相似文献   
40.
知识型员工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掌握着最核心的技术,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美国学者通过调查发现:职工只要发挥自己20%-30%的能力就可以保住饭碗,但若实施有效的激励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其潜力可发挥80%-90%,可见实施有效激励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力资源中十分重要的目标和任务。西安高新区已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但是,其人才流失仍然很严重。要想留住员工、使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能更快的发展必须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