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8篇 |
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31篇 |
综合类 | 125篇 |
水路运输 | 212篇 |
铁路运输 | 163篇 |
综合运输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针对郑州市下穿中州大道矩形顶管工程所采用的大型顶管施工用电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了一套高压电缆直接送入顶管机内的供配电新技术,有效解决了大型顶管施工用电的大功率供配电技术难题,详细介绍和分析了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关键技术,可为今后大型顶管大功率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及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2.
233.
优化了传统混凝土箱梁腹板与底板, 提出了装配式桥梁新型结构形式——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 从总体设计、主桁选型、横断面选型、桥面板选型、杆件选型、节点选型与连接构造方面介绍了其结构设计优化过程; 从桥梁的静力性能与地震响应、桥面板的有效宽度与负弯矩区力学性能方面对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并将部分组合技术应用到负弯矩区桥面板连接件的设计中; 从技术性与经济性角度将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进行了工程量和施工便捷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结构选型符合桥梁预制装配、快速建造的工业化要求, 主桁各杆件受力明确, 受力形态主要为轴向拉、压力; 负弯矩区桥面板有效宽度系数为0.899;采用部分组合技术可使桥面板轴向拉力下降75.3%, 有效地提高了桥面板的抗裂性能; 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初始输入地震力占同等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58.9%, 说明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钢材用量、混凝土用量、上部结构质量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比值分别为1.241、0.485、0.575, 说明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结构轻巧, 材料利用率高, 工程造价低, 具有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234.
20多年来,我国异形掘进机技术得到长足发展。首先,以异形掘进机领域的阶段性科研项目为主线,回顾我国异形掘进机技术从模仿跟随到同步突破再到创新引领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从异形掘进机全断面开挖技术、异形管片拼装技术、测控技术和施工技术等方面介绍我国异形掘进机技术的发展现状; 然后,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分别介绍矩形顶管机、矩形盾构、马蹄形盾构及其特殊施工技术在我国隧道建设中的应用情况; 最后,从地质适应性、施工效率、隧道截面形式等方面指出当前异形掘进机发展的局限性,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同时对未来异形掘进机在新领域的应用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35.
提出了一种面向矩形坐标关系约束的遗传算法解决传统方法中随着排样矩形种类增多利用率开始降低的问题,可以满足一块大板材上能够裁出更多种类小矩形的要求,同时板材利用率更高。采用文中提出的方法进行排样所达到的矩形利用率为92%以上,且运算时间均在10 s以内。最后在VC++环境中开发出了系统验证排样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6.
237.
本文针对目前计算弹性地基板采用vVinkjer地基模型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即不论结梅
及加载形式如何,均假设变形后板与地基仍存在完全接触的不足,提出分析此类结构
的动态刚度矩阵迭代法。在正M微机上实现的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更真实地
反映了板与地基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38.
以太湖隧道为工程背景,运用大质量法建立类矩形隧道结构的三维地震动分析模型,研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内力变化规律及位移响应规律。研究表明:1)类矩形断面结构在水平向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在侧墙底部最大,且弯矩是主要控制内力;2)过渡段1和过渡段2是隧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受力的薄弱点,且过渡段1产生的内力最大;3)从浅埋段至深埋段,隧道结构顶底板层间位移角逐渐增大,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小于规范限值。研究成果可为太湖隧道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9.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