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41篇
公路运输   409篇
综合类   460篇
水路运输   103篇
铁路运输   104篇
综合运输   5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方芳  岳建光 《河南交通科技》2000,20(5):39-40,51
本文通过对水泥石灰土稳定砂的强度形成、材料组成及配合比设计诸方面的分析,阐述其对于加强路硕下承层的承载能力,提高稳定性及耐久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道路桥梁施工中填石路基是其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路基,在公路建设中被普遍地使用。它作为公路的基础及公路的主体,同时也是公路组成的一个重点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基于此,该文首先介绍了填石路基施工的一些规定;其次重点阐述了目前我国填石路基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对施工技术做了叙述;最后总结了一些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3.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二灰土)常被使用在高等级路面底基层中,早期强度较低,如果土质差,7 d强度很难达到设计值0.6 MPa,在衡德高速二灰土施工中,通过试验掺加Na2CO3,7 d强度大大提高,从而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4.
概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交通量增长非常迅速,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近几年掀起了高潮。路堤的大量填方用土与农业争地的现象日益增多,而随着加上多年陈灰积压,侵占农田、污染环境,急待开发利用。据八十年代末资料统计,我国年粉煤灰排放量就在四千万吨以上,利用率很低。就地、就近利用粉煤灰来修筑公路,变废为宝,既减少环  相似文献   
75.
朱三宝  花全 《交通科技》2008,(1):117-118
运用T形砌体短柱偏心受压计算方法,对浆砌块石扶壁式驳岸肋板与底板连接处的承载能力进行了验算,设计并建设了大丰市金属回收公司码头驳岸.使用情况表明,该设计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6.
主要介绍了露石混凝土在桥面调平层施工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并通过与常规调平层表面处理的工艺进行比较,概括了露石混凝土应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77.
本文通过室内对比试验,对凸石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各项性能做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凸石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各项路用性能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使用合理的凸石剂剂量时不会影响基层路用性能。凸石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综合本文研究结果,推荐最佳凸石剂剂量为10%,最佳凸石深度为3mm。  相似文献   
78.
张承高速崇礼-张承界段路线全长101.807 km,路基的稳定性是整个建设项目的重点。对填方路基、挖方路基、半填半挖路基、土质路基、石质路基、填石路基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施工要求,为同类工程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9.
由飞鸽集团率先从日本引进,2006年经富士达全资从飞鸽集团收购的日本丸石品牌,在天津展上全新亮相,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驻足。  相似文献   
80.
以宝兰客专兰州枢纽工程某一涵洞为背景,采用灰土挤密桩处理该湿陷性黄土地基,通过现场浸水与未浸水载荷试验,分析处理后地基的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灰土挤密桩处理后,既能有效消除黄土的湿陷性,又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浸水后地基承载力差异较小,沉降变化明显;垂直渗透深度大于水平渗透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