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220篇
综合类   140篇
水路运输   232篇
铁路运输   42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通过大量的试验,对砂性土的各项性能进行了击实、抗剪、压缩模量、CBR值的系统研究,指出了砂土作为公路路基填料和一般土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2.
朱兴龙  肖鹏 《公路》2012,(8):28-31
对不同沥青含量的纤维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击实温度下击实成型,研究击实温度与SMA改性沥青混合料各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击实温度对纤维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孔隙率、沥青饱和度的影响,在135℃以上时较小;击实温度小于135℃时,纤维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流值、孔隙率变化速率加大。加入TOR后沥青混凝土要达到同样的孔隙率,击实温度可降低20~30℃。  相似文献   
163.
对宁启铁路中某段现场的粉质黏土进行室内试验,采用的水泥掺入比分别为4%,7%,10%,13%。对水泥改良土样进行分组击实、养护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获得了不同水泥掺入比改良土的击实特性及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掺入比对改良土的最优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影响不大,可依据原路基粉质黏土填料的压实标准作为控制水泥改良粉质黏土的压实标准。水泥改良粉质黏土的最优水泥掺入比是10%,7天的养护期即可满足现场施工挤密桩加固不低于1 MPa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4.
通过对《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试件成型方法的规定进行分析,提出了重型击实法不适用于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观点。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并结合加固土原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重型击实法和振动压实法两种成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振动压实法能够更好地模拟路面基层现场施工工况。  相似文献   
165.
通过对膨胀土土样常规指标试验和3种改良剂改良机理的分析,以及对3种常用改良剂的改良效果的对比分析,在掌握了膨胀土特性的同时也提出石灰对改善膨胀土的胀缩性最有效果,水泥其次,粉煤灰最差,从经济和适用性角度看,掺石灰是改良膨胀土的一种最有效方法的观点.膨胀土经过改良后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减少弃方产生的同时也减少了土地的占用,并显著降低工程费用,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6.
为了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不同成型方法对马歇尔试验的影响,根据配合比设计,分别采用马歇尔击实与旋转压实(SGC)成型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结果表明,在马歇尔击实试验中,提高击实次数对提高混合料浸水稳定度有一定的作用;随着SGC次数的增加,混合料空隙率、矿料间隙率变化不大;SGC方法的稳定度与残余稳定度比击实方法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67.
和硕至库尔勒公路盐渍土工程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盐渍土分布范围较广,各地区盐渍土的成因、组成及特征有明显的区域特点。通过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系统分析和硕至库尔勒高速公路沿线天然盐渍土的盐渍化程度、液限、塑限、土样类别、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8.
土石混合料用作路基填料可行性分析山区地质地貌情况复杂,生态环境脆弱,高填深挖路段多,给公路建设带来了较大困难。在以往的工程实践中发现,高填方土石混填路基填筑虽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相关规定施工  相似文献   
169.
在研究分析和对比GTM与M arshall试验方法和标准的基础上,侧重论述了GTM试验数据与施工应用二者之间的结合问题。GTM试验方法和理论设计表明,加大压实功(垂直压强)可以进一步提高压实密度,降低最佳油石比;在实际应用中,提出了高温碾压、保热压实工艺。  相似文献   
170.
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改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橡胶沥青混合料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的设计控制,对GTME.实法与马歇尔击实法设计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法,控制级配曲线关键筛孔的通过率,设计适当的矿粉含量是提高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关键。针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建议在具备条件时最好采用GTM压实法;并提出应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马歇尔击实法与GTM设计法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