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5篇
  免费   209篇
公路运输   1680篇
综合类   1213篇
水路运输   715篇
铁路运输   589篇
综合运输   10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沥青混合料离析是沥青混合料不均性的反应.在许多潜在引起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破坏的因素中,最严重的是沥青混合料的不均匀性[1],而沥青混合料的离析问题是造成路面不均匀性的主要原因,是降低路面使用性能的顽症.事实证明.如果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则可以有效减少离析现象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942.
论述了曲率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探讨了曲率模态在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应用,并举例证明了曲率模态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灵敏性.  相似文献   
943.
采用SAP5程序分别计算出悬臂板结构和在其上模拟9种不同形式裂纹板的固有频率,位移模态,结构应变模态等模态参数。定性分析了由裂纹引起的固有频率的相对改变量与应变模态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4.
高速公路上行使的重车越来越多,轴重越来越重,加之渠化交通,路面设计、施工的担子也越来越重。怎样才能建设出一条高质量、高服务水平的高速公路,需要设计人员周密设计,在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发生早期破坏的前提下满足其设计使用年限。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两环紧扣,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45.
介绍了桥梁施工中预应力锚端发生破坏的施工过程,较为详细地进行了破坏原因分析。根据预应力施工规范和施工工艺要求,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并说明了现场处理措施和锚下混凝土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46.
1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面层除应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外,还应满足防止雨水下渗等要求,宜选粒径较小、空隙也较小的密级配混合料,尽量采用小粒径沥青混凝土,以提高沥青路面面层的防渗性。对于选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或开级配或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路面,必须在沥青面层下设下封层,防止雨水渗入。  相似文献   
947.
通过104国道湖州段畅通工程的改造,分析了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提出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设计的方案。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以及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应注意的事项等。  相似文献   
948.
膨胀土地基路基填方失稳破坏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宁—百色高速公路路堤病害中以在膨胀土斜坡地基上填筑的路堤发生滑移和坍塌最为严重。当路堤沿公路路线方向和垂直路线方向有一定坡度时,填筑路堤都有发生滑移的危险。通过对南百高速公路K169+500m~K 189+400 m段路堤失稳破坏调查,总结出膨胀土地基路堤填方的3种破坏模式,即以横向为主的滑移、以纵向为主的滑移以及存在纵横向的空间滑移模式。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路堤的破坏模式进行模拟,探讨了路堤破坏的原因。对《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 30—2004)有关膨胀土地基路堤填方规定有了新的思考,为在膨胀土地基上进行填方施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49.
路面早期破坏即道路在使用初期就产生裂缝.沉陷、变形等现象。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损形式主要有裂缝(包括横、纵.龟、网裂)及变形(包括车辙、推移.波浪、沉陷、松散、剥落、坑槽).它们对路面的破坏主要是雨、雪水通过面层缝隙进入各结构层.导致各结构层松散、强度散失,从而形成更大面积的破坏。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设计、施工、养护、行车荷载、自然环境.其中施工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50.
卸荷状态下岩爆岩石力学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岩爆是高地应力区地下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开挖卸荷施工地质灾害现象,笔者按照地下工程洞室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实际受力状况,主要采用卸荷三轴试验方法,探讨了岩爆岩石的变形破坏特征问题,测试成果可为进一步正确分析研究岩爆形成的力学机制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