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0篇
综合类   51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196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针对中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高控制精度与高鲁棒性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PID的运行控制方法.首先,根据中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数据,利用粒子群优化-模拟退火算法辨识列车空气阻力系数,提高列车动力学模型精度.然后,设计分数阶PID速度控制器,跟踪列车目标速度曲线,降低各类运行阻力对列车运行过程的影响.最后,基于试验线数据...  相似文献   
143.
144.
近年来,真空管道列车系统以其减阻降噪、高速运行的特点成为高速列车新的研究方向。真空管道列车运行环境复杂多变,对管道内部气动特性及流场结构的研究在真空管道列车的设计和优化中尤为重要。研究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及大涡模拟方法,采用三维数值模型对阻塞比为0.15的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系统在马赫数为0.490~0.980的来流条件和0.3~0.1 atm的管道压力下进行稳态和非稳态模拟,得到列车周围外部流场的气动特性,详细阐述了列车尾流激波的形成和传播。根据不同来流马赫数和压力条件将流场分为3类典型工况,并沿流动方向将流场分为5个区域分析流场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马赫数从0.490增加到0.654,尾车肩部开始出现激波。随着来流马赫数进一步增加至0.817,尾流区域出现斜激波、“X”型激波结构等复杂流动现象,不同来流马赫数条件下跨声速流场中的气流马赫数分布相似,压力系数呈现梯度分布。激波与尾涡、边界层相互干涉与融合,成为尾流流场的主要结构。研究成果可为真空管道列车不同来流速度和不同真空度情况尾流激波抑制以及气动阻力优化设计提供工程指导。  相似文献   
145.
采用矩量法计算了两个不等长不平等导线在任意位置耦合的电流分布、自阻抗和互阻抗。利用等效二端口网络求出了导线上的感应电压,分析了耦合强度随距离的变化情况,并指出这种耦合方式可以用于磁悬浮列车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46.
针对低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悬浮铁路的特殊应用场景,对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既有38 GHz毫米波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和ATG-LTE无线通信系统方案的调查研究,对低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悬浮铁路的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案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7.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磁悬浮列车传感器故障容错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计或间隙传感器故障,设计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最优容错控制系统.首先建立了单电磁铁悬浮系统的模型,引入电流环降低系统阶数,然后按照标称闭环系统模型设计在线状态观测器.当单个传感器失效时,根据故障诊断系统提供的故障定位信息.实时采用状态观测器提供的状态估计信息,最终对单个传感器故障实现容错.仿真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8.
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对磁悬浮列车用电磁铁技术的研究开发始于90年代初,与我国高校对磁悬浮技术的研究基本同步。从最初的单台电磁铁悬浮试验架、实验室小型磁悬浮车到青城山和八达岭用磁悬浮列车,我们共计研制了5种型号80多台电磁铁。其中为国防科技大学提供的产品于1996年通过了国防科工委的技术鉴定。为八达岭和青城山磁悬浮列车提供的电磁铁目前都已经装车试运。近期还将分别为这两条线提供小批量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9.
针对具有奇异摄动特性的磁悬浮车轨耦合系统,利用几何方法设计了能够精确跟踪设计流形的复合控制算法。给出了基于弹性轨道的磁悬浮车轨耦合系统模型,说明电磁线圈电感导致的系统奇异摄动特性。介绍了精确设计流形算法的具体步骤,并以线性流形为例,给出了基于快慢结合的磁悬浮车轨耦合系统复合控制算法的设计过程。仿真结果说明该算法能够保证系统慢流形最终无误差跟踪线性设计流形,并实现车辆结构与轨道的单向解耦。该算法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其他各种设计流形,从而提高磁悬浮系统的稳定性与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150.
磁悬浮列车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新型轨道交通技术的典型代表,磁悬浮交通具有无机械接触磨损、运行速度高、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等优点,经过60年的发展,正逐渐走向成熟.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历史作了简要回顾;然后,从结构原理、核心技术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对永磁悬浮、电磁悬浮、电动悬浮和超导钉扎悬浮4大类磁悬浮交通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其悬浮特点、悬浮间隙、磁力计算、驱动技术与技术成熟度等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发展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浮列车亟须解决的试验平台搭建、电机控制策略、紧急制动、线路维护、无线传能、无线通信、气动噪声、磁浮道岔等8个关键问题;最后,对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悬浮交通系统的研究进展以及需要研究的课题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