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311篇
综合类   107篇
水路运输   63篇
铁路运输   75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81.
在试验测试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采用磁流变减振器的半主动悬架的模型.采用积分白噪声模拟B级路面谱作为路面输入;提出了由1个径向基神经网络辨识器和4个神经网络控制器组成的自适应控制系统;以轮胎动载荷和质心垂向加速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利用Matlab/Simulink模块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半主动悬架系统与被动悬架系统相比,道路友好性得到了良好改善,同时车辆的平顺性也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82.
桥梁减隔震设计与新型减隔震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减隔震设计通过在结构的适当位置布置减隔震装置,达到延长结构自振周期和耗散地震能量的目的。此时,主要的结构构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仍工作在弹性范围内。因此,结构减隔震设计方法可同时具备安全、经济、适用、易维护等多重优点,是最理想的抗震设计方法。以减隔震设计理论为技术支撑,多种新型抗震装置被开发出来,如高阻尼橡胶支座、滞后型阻尼器、液压阻尼器、电磁阻尼器等。文章论述了各种减隔震装置的基本理论及使用案例,有助于工程师进行抗震设计及减隔震产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3.
陈辉 《公路》2009,(10)
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南汊斜拉桥为工程背景,探讨分析了运营状态下拉索索力测试的相关问题.重点研究了拉索垂度、车辆荷载、阻尼器以及环境温度对索力测试的影响.在考虑上述影响的基础上得到了运营状态下该桥的实际索力,为该桥运营后的索力分布分析、结构状态评估以及养护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可为同类桥梁索力测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4.
阻尼器在我国长大桥梁建设中的应用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是长大桥梁设计和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已有的在长大桥梁上安装阻尼器的实践表明,科学合理的设置性能优良的阻尼器可以提高整个桥梁的抗震性能.本文将介绍相关阻尼器目前在国内长大桥梁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5.
汽车发动机磁流变悬置隔振效果试验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用四端参数法对加速度振级落差模型进行理论推导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可测量、易操作的加速度振级落差对悬置系统的隔振效果进行试验评估。汽车发动机分别采用橡胶悬置及磁流变悬置,对采集得到的动态激振力数据进行了自功率谱函数估计,对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了频谱分析,并根据加速度频谱中二阶主频处的数据对悬置系统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磁流变悬置不仅被动隔振效果的评估结果优于橡胶悬置,而且发动机低速段采用较大电流、高速段采用小电流的控制策略使得隔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6.
In order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tuned mass dampers (TMDs) on wind actions, an aeroelastic model with a scale of 1:60 was constructed. Tests were performed in an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wind tunnel to investigate the buffeting response of the pylon with a TMD fixed by a wire rope instead of a spring. The model was tested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damping. Th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TMD in the optimal condition, the buffeting response was reduced by 47%.  相似文献   
187.
在对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特点和材料选择原则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磁流变阻尼器,计算了阻尼器的磁通量等参数.制定了试验方案.采用磁流变阻尼器作为被动控制器件,以拉索为试验对象,进行了磁流变阻尼器在人工激振下的试验和简谐激振下的试验,给出了试验结果.并探讨了阻尼器在不同电流输入时的减振效果,研究了不同索力和不同电流输入时磁流变阻尼器对拉索模态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8.
桥梁减震装置(大吨位阻尼器)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桥梁结构的特定部位设置阻尼器,控制结构的动力响应,减轻结构在地震中的反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科研所与上海材料研究所共同开发研制的大吨位、大位移耗能阻尼器已成功地应用于重庆长江鹅公岩大桥、上海卢浦大桥、柳州宏光大桥等大型工程,对桥梁结构的抗震减震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9.
为寻求一种最优纵向抗震体系,以一座位于高烈度区的205 m+205 m独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建立动力模型进行时程分析,分别从黏滞阻尼器方案和弹性索方案两方面进行参数研究,比选2种方案并确定最优的纵向约束体系。结果表明,在总阻尼力和阻尼指数相同的前提下,当边墩与桥塔的阻尼器屈服力之比为1∶2时,下塔柱底的地震弯矩、塔顶位移与主梁位移均达到极小值;黏滞阻尼器在边墩和桥塔上的布置数量分别为4个、8个,当阻尼指数取0.3、阻尼系数为2 000 kN时,地震内力与位移均可得到有效的平衡控制;当全桥2根弹性索刚度为4×104 kN/m时,关键截面的弯矩和剪力均出现极小值,黏滞阻尼器方案较弹性索方案的地震内力降幅超过20%,地震位移大致减小50%。  相似文献   
190.
为实现大跨度悬索桥长吊索宽频(0~30 Hz)阻尼减振,以广西龙门大桥为背景,对该桥50 m以上长吊索宽频减振技术进行研究。考虑该桥长吊索原刚性减振架方案无法有效控制多根吊索同相位振动,且不能为吊索提供结构阻尼,根据理论分析和参数优化,提出采用3个小阻尼比(阻尼比为2%)、小质量比(质量比为0.10%)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和6个大阻尼比(阻尼比为10%)、大质量比(质量比为0.50%)TMD协同作用实现吊索0~30 Hz全模态阻尼减振目标,选用质量和刚度分布具有各向同性、控制频率和自身阻尼比便于调节的摆锤式调谐质量阻尼器(PTMD)进行减振设计,并进行有限元模拟和模型试验以验证可行性。结果表明:多个PTMD协同控制可实现吊索的宽频阻尼减振,其各向同性特征可实现吊索多向振动控制;建议龙门大桥采用在加强原有刚性减振架的基础上,将多个PTMD按振型参与最大原则离散布置在刚性减振架上,集成刚性减振架刚性连接和PTMD调谐减振功能,实现该桥长吊索宽频阻尼减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