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314篇
综合类   107篇
水路运输   64篇
铁路运输   75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用粘性阻尼器解决悬索桥的抗震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通过在悬索桥上加装粘性阻尼器,使锚碇与加劲衍梁分离来解决由于锚碇与地震共振而影响悬索桥结构的问题。介绍了抗震加固的3种方法。说明粘性阻尼器是悬索桥抗震加固中的一个极好的对策,它能有效的消散地震能量,从而达到桥梁耐久性之目的。  相似文献   
242.
铝合金桥梁建设在我国刚刚起步,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大跨径钢-铝组合桥梁更是少之又少。依附实际工程项目,分析探索大跨径钢-铝组合桥梁设计方法,对结构变形、应力水平、自振频率和屈曲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大跨径钢-铝组合桥的优势与缺点。对铝合金桥梁设计、钢-铝组合桥梁设计以及开拓设计师的思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43.
论述了移动荷载作用下用调质阻尼器对桥梁的振动控制。TMD是一种被动控制设施具有使用年限长,易于操作与维护,不需要外部供给能量等优点。将TMD调整到结构一阶振型控制的范围并安装在桥梁中部。  相似文献   
244.
针对永磁电涡流阻尼减振的理论与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永磁电涡流调谐质量减振器、大吨位的滚珠丝杠式轴向电涡流阻尼器等新型减振装置;板式电涡流阻尼及滚珠丝杠式电涡流阻尼器的性能仿真与设计方法;桥梁涡激共振、斜拉索振动控制的电涡流阻尼三元减振理论;以及基于电涡流阻尼力非线性特性的减震性能研究。介绍了湖南大学新建的大型阻尼器特性综合试验平台及主要功能,以及永磁电涡流阻尼技术的典型工程应用。最后指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45.
本文以28000吨级系列多用途干货/集装箱船为例,介绍船用主机液压顶推装置的作用、结构、原理,以及安装调试与维护方面的程序和措施。  相似文献   
246.
目前国内摩配市场上减震器规格型号繁多,有进口的,有国产的,有生产工艺复杂的,也有生产工艺非常简单的,质量也良莠不齐。而一副减震阻尼器质量的优劣对摩托车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减震器阻尼力过小或不存在,震动将持续很久,会使轮胎时而紧贴地面,时而轻贴地面,时而跳离地面,这会严重影响轮胎的接地性,在高速行驶时摩托车极易因失去控制造成翻车事故;如果减震器阻尼力过大不作限制,就会产生过大的冲击力,造成阻尼器元件损坏  相似文献   
247.
为确定巢湖市湖光路跨巢湖大桥的合理结构体系,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纵、横向约束体系在各种工况下的响应,提出了一种给定剪断力的固定支座+金属阻尼器的纵横向组合结构体系,适合于抗震要求高的大跨度独塔斜拉桥。结果表明,该组合体系能够兼顾结构动静力需求,静力工况限制主梁位移,地震时减震耗能,且静动力转换机制明确。  相似文献   
248.
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对1座大跨刚构连续梁桥进行半主动控制、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地震响应计算,比较分析6种半主动控制算法对桥梁加速度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当磁流变阻尼器设置在桥梁支座等连接构件处时,不同半主动控制算法会使阻尼器附近桥梁局部位置的加速度产生不同程度的“针尖”放大效应,而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不会产生这种加速度放大效应;比较而言,“开关型”半主动控制算法比“连续型”半主动控制算法的加速度放大效应更加严重;半主动控制算法引起的桥梁加速度放大效应与阻尼器类型、阻尼器位置和桥梁结构动力特性等多种因素有关;半主动控制算法对桥梁的位移和弯矩不会产生剧烈放大的“针尖”现象;阻尼器设置在墩梁刚性连接部位时不会出现加速度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249.
附加阻尼装置的悬挂式巨型钢框架支撑体系模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现有高层建筑结构的体系评价,提出了新的超高层结构体系——附加阻尼装置的悬挂式巨型钢框架支撑体系.建立该体系的三维空间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模态分析,并与巨型钢框架悬挂结构和巨型钢桁架悬挂结构的模态进行对比研究.计算研究表明,附加阻尼装置悬挂式巨型钢框架支撑体系具有良好的结构性态,巨型支撑与预应力拉索显著地提高抗侧刚度,同时附加阻尼器使结构密集模态成组及特征相似模态成对现象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50.
运用SAP2000进行数值分析,对比了设置隔震支座、设置钢阻尼器以及两种装置混合设置在一起结构的消能效果,并对层间剪力、结构顶点位移曲线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消能减震结构具有很好的消能效果,比设置单一消能构件的结构具有更加优越的减震效果,可以使目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