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4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1783篇
综合类   1355篇
水路运输   1059篇
铁路运输   371篇
综合运输   35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507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和全国其它学校一样,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保证完成国家任务,保证教学、科研工作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内部潜力,努力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1980~1992年,我院对外服务收入累计达2324万元,其中用于教学、科研支出926万元,用于教职工奖福基金支出518万元。  相似文献   
22.
23.
在当前的意识形态领域里,学术界对“新蒙昧主义思潮”的泛起和蔓延给予了很大的关注。相应地国际国内一大批社会人文主义科学家倡导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一场大规模的“新启蒙运动”。“新蒙昧主义思潮”中的“宗教政治蒙昧主义”对宪法政教分离的原则与宪政已经和正在造成重大冲击并产生了消极性影响。对此,宪法学术界应当予以严肃的对待。本文从宪法作为非确断性的社会评价系统的职能角度,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4.
阐述了开展绿色设计的重要意义,介绍了资源最佳利用原则、环境设计原则、产品结构设计原则、社会经济效益最佳原则以及绿色设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25.
胡家贵 《中国水运》2007,7(8):185-186
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几大和谐关系的统一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更加和谐。通过明确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思想方向,奠定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文化基础,完善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制度支撑,实现资源节约,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交通是社会关注的窗口行业,是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建设和谐社会,落实到交通行业,就是要努力构建和谐交通。 建设和谐交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开展交通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把交通与人的和谐作为交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把建设和谐交通作为促进武汉交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建设和谐交通的重要…  相似文献   
27.
再认识铁路     
现代交通诞生于19世纪初。100多年来,交通运输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蒸汽机的发明。孕育着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产生。铁路就是其代表作.有过百多年的及其辉煌的发展历史.但是.随着高速公路和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铁路也曾经被认为是“丑小鸭”.遭到冷落。不可否认.铁路运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在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中,发挥了极大的特殊的作用,并且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28.
2004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额预计增长30%。我国物流呈现发展速度加快,企业成长加速,市场竞争加剧,基础工作加强,政府推动力度加大5大特点。一是物流发展的速度加快。2004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全社会物流总额预计可达38万亿元,增幅在30%左右;社会物流增加值增长8.4%左右;  相似文献   
29.
一、以创建无道路交通事故的社会为目标 建立和谐安全的社会,创建包括高龄人群、残疾人在内的所有人士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共存共栖的交通社会。  相似文献   
30.
随着道路运输业的发展以及私人汽车快速进入家庭,汽车维修需求的多样性日趋明显,《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中也提出了加快建立和完善汽车维修救援服务体系的要求。建设汽车维修救援服务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健全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方面,是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对保障道路交通畅通,促进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和提高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