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30篇
  免费   1403篇
公路运输   21577篇
综合类   11030篇
水路运输   9891篇
铁路运输   9733篇
综合运输   1702篇
  2024年   312篇
  2023年   1314篇
  2022年   1092篇
  2021年   1542篇
  2020年   1361篇
  2019年   1228篇
  2018年   475篇
  2017年   820篇
  2016年   875篇
  2015年   1474篇
  2014年   2668篇
  2013年   2435篇
  2012年   2982篇
  2011年   2905篇
  2010年   2801篇
  2009年   3010篇
  2008年   3764篇
  2007年   3053篇
  2006年   2452篇
  2005年   2206篇
  2004年   2117篇
  2003年   2445篇
  2002年   2266篇
  2001年   1691篇
  2000年   1233篇
  1999年   658篇
  1998年   550篇
  1997年   665篇
  1996年   578篇
  1995年   590篇
  1994年   570篇
  1993年   459篇
  1992年   371篇
  1991年   341篇
  1990年   372篇
  1989年   22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应用ANSYS 12.1的Icepak模块对新型车辆用紧急逆变器进行散热分析,根据热仿真结果选择合适的散热材料,验证散热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2.
文章介绍了一种城轨车辆框架式结构蓄电池箱的设计,并且对该蓄电池箱结构进行了静强度和模态分析,验证了该种箱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3.
文章介绍了W203型地铁牵引轨道车的车体结构形式、车体强度载荷工况、有限元静强度分析计算结果和疲劳强度计算结果、车体静强度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车体强度满足设计及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94.
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内地的14个城市拥有投入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54条,总长1 688 km。统计这些运营线路的名称、里程、最新运营时间等情况,并对统计口径和特别情况给予说明。给出2011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增长情况、各城市的运营线路数量和里程排序,并分析各城市在发展规模、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均衡情况。通过同以往年度的对比,结合在建线路情况,分析未来中国内地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发展趋势,并简要分析其内在原因,提出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应当把安全质量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995.
介绍接地变压器的原理、工作特点,以及接地变压器在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的实际运用。从保护动作可靠性、系统运行方式调整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以及建设成本3个方面,对2种不同接线方式的接地变压器进行了分析比较。并从日常运行维护角度建议接地变压器采用独立的断路器。  相似文献   
996.
运营数据是实现轨道交通客流控制、诱导、预测和状态分析的基础。对于国内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线网),就如何根据城市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营数据进行运营效果评价、运营状态界定和运营可靠性分析等数据管理的相关内容,目前还不十分完善。随着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水平的提高以及广大轨道交通出行者对服务需求的增长,迫切要求轨道交通各运营部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管理和协作分工,有时甚至需要同常规公交运营部门之间进行数据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997.
详细介绍了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热轴判别的思路、热轴影响因素分析及热轴判别模型分析。  相似文献   
998.
以苏州地铁盾构隧道为计算原型,对设计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讨论设计方法、地质参数及结构参数对管片设计的影响,以及管片在水土分算与水土合算条件下受力性能的差异,并对苏州地铁盾构管片设计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99.
从地铁换乘枢纽设施的组成、分类方面,将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空间理论引入换乘枢纽的平面布置设计,提出按照换乘枢纽流线组织,将设施分为高级中心、次级中心、低级中心,并结合影响服务区进行布局的方法,以北京南站换乘枢纽为例,验证中心地空间理论在地铁换乘枢纽设施布置设计方面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0.
对目前轨道交通快线开通运营后轮轨侧磨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对轮轨侧磨的特点、成因进行分析,通过动力仿真计算,对比分析100 km/h轨道交通快线车辆与传统80km/h地铁车辆轮轨侧磨程度的差异,最后针对轨道交通快线的轮轨侧磨问题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