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50篇
综合类   70篇
水路运输   38篇
铁路运输   35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为预防海上交通事故,必须建立海上安全预控机制.首先定性分析海上交通事故的致因,利用突变理论对海上交通事故进行定义,然后对海上交通安全系统的突变状态进行研究,进而建立了海上交通安全系统的尖点突变模型.基于模型分析了海上交通事故的动态致因机理,最后探讨了突变理论在海上交通风险预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2.
为对公路边坡的稳定性进行预测,结合具体工程,采用非线性数学方法的灰色-突变理论对其分析.利用灰色理论的建模方法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处理,以弱化其随机性,增强其确定性,然后根据边坡系统的势函数与交叉集方程对边坡状态的平衡性进行分析,对预测边坡状态发生突变的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灰色-突变理论,可以对边坡系统的状态的稳定性进行判断,并能获得边坡系统发生突变的临界时间和突变时间差,从而可以对边坡系统状态突变的时间点进行预警预报,研究同时发现,对于边坡系统,在其稳定性受到外界干扰时,其稳定状态的突变存在着滞后性..  相似文献   
83.
轨道过渡段刚度突变对轨道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轨道过渡段基础刚度突变的轨道振动微分方程,推导单轮作用下轨道变形的解析表达式。利用该解析解和叠加原理,研究轨道刚度突变对轨道振动的影响,分析单轮对和TGV高速列车在3种轨道刚度比时的轨道动力响应。结果表明,轨道刚度突变对轨道振动影响较大,轨道动力响应随着刚度比和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轨道过渡段整治原则:过渡段宜采用分层(3~4层)强化基础刚度的措施;列车在过渡段运行时应满足所引起的动力系数小于或等于1.2及过渡段各层之间的刚度比在0.5~1之间;过渡段每层平缓距离,当列车速度小于或等于160 km.h-1时,取5 m,当列车速度大于160 km.h-1时,取10 m。  相似文献   
84.
考虑电力电子装置中噪声因素对故障检测和识别的影响,用多尺度小波变换和小波包变换对信号进行消噪.小波变换是将信号分解成高频和低频成分,低频成分包含信号的主要性能,高频含较多的噪声,将高频平滑后再重建即可消噪.然后利用Matlab对电力电子装置故障暂态信号进行消噪处理,比较各种消噪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讨论了阈值的选取方法和原则.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消噪方法是一种提取有用信号、展示噪声和突变信号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85.
某隧道断面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某隧道最大埋深地段不同断面形式引发的岩爆活动进行数值分析后认为,在相同的应力条件下,采用的断面形式不同,将会导致不同的岩爆结果.采用带仰拱的断面形式,由于避免了断面几何形状的突变,隧道开挖后岩爆活动要明显减小,上述结论对后续的施工、设计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86.
俗话说,在风云突变的摩托车市场上,一个片区一个特点,而支撑这个特点的,必然是一套特别的理论.  相似文献   
87.
本文通过对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的分析,提出在设计和施工中采用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桥梁下部结构刚度突变处裂缝的成因分析,提出了从设计、施工、材料、裂缝处理等方面进行防治的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9.
水下吊放缆索动态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结构较大的垂直位移使中际站附近的缆索产生瞬间松弛,再次张紧的力导致了0.5 g垂直加速度的突变载荷.当系统向下运动时,张力和垂直加速度的大比率变化首先发生在中际站端,吊索张力波以其特有的速度(3 870 m/s)迅速传播至水面.缆索两端都可清楚地察觉6次回波,且它们的模式在不同的突变载荷下非常可重复.由于缆索末端没有和质心浮心对准,所以中际站在突然收紧时,最大可有14°的纵倾,其结果是小的弯曲半径造成了缆索内的最大应力.  相似文献   
9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缺陷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粘贴施加预应力的CFS-GFS混杂加固纤维布的钢筋混凝土梁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计算模型中考虑了界面端部附近混凝土不同高度垂直裂缝对胶层附近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界面附近,混凝土第一主应力在裂缝两侧发生跳跃式突变,并在裂缝位置出现极大值;混凝土第三主应力裂纹出现位置应力值为零;混凝土剪应力和正应力在裂纹附近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大;纤维布的性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