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87篇 |
免费 | 72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887篇 |
综合类 | 2225篇 |
水路运输 | 11522篇 |
铁路运输 | 2472篇 |
综合运输 | 5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2篇 |
2023年 | 502篇 |
2022年 | 608篇 |
2021年 | 812篇 |
2020年 | 695篇 |
2019年 | 517篇 |
2018年 | 284篇 |
2017年 | 292篇 |
2016年 | 338篇 |
2015年 | 597篇 |
2014年 | 993篇 |
2013年 | 904篇 |
2012年 | 1201篇 |
2011年 | 1202篇 |
2010年 | 1080篇 |
2009年 | 1217篇 |
2008年 | 1201篇 |
2007年 | 946篇 |
2006年 | 977篇 |
2005年 | 964篇 |
2004年 | 741篇 |
2003年 | 763篇 |
2002年 | 604篇 |
2001年 | 531篇 |
2000年 | 422篇 |
1999年 | 412篇 |
1998年 | 403篇 |
1997年 | 355篇 |
1996年 | 294篇 |
1995年 | 278篇 |
1994年 | 234篇 |
1993年 | 235篇 |
1992年 | 198篇 |
1991年 | 169篇 |
1990年 | 161篇 |
1989年 | 170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65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32.
为了保证新建码头项目施工能达到预期的质量与工期,通常会用在临近码头现场新建预制场地,进行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作和加工。本文介绍了一个新建高桩码头预制场建设案例,该建设场地位置依据实际情况选在距离新建高桩码头3km处,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同时满足商务及生产要求为原则基础上,多角度分析诠释新建预制场需用面积,设计计算出场地所需面积。该案例对新项目新建预制场需用场地面积计划或策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33.
834.
为给我国长江游船旅游市场发展提供思路,以2018―2021年近4年游船旅游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从游客、航线、游船和港口等4个方面分析长江游船旅游市场的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大力发展长江中下航线的旅游市场;游船运营方应提高服务质量;长江沿岸游船港口需完善基础设施,并区分游船母港和停靠港,根据需求进行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835.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常规港外集卡提送箱交互作业模式无法很好适应广州港和钦州港两个新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特点的问题,在充分剖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现有港外集卡交互作业模式及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广州港和钦州港两个新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工程特点,分别提出“边装卸集中交互”和“边装卸U形通道交互” 两种新型港外集卡提送箱交互作业模式,并对工艺平面布置和流程设计要点进行详细阐述。结果表明,新型交互作业模式在提升各自集装箱自动化装卸系统运行效率和降低设备能耗方面都产生了积极效果,可为类似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6.
拆装集装箱扭锁是专业化集装箱码头装卸船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作业环节之一。采用单小车岸桥的自动化集装箱装卸工艺系统中通常采用固定式集中拆装集装箱扭锁工艺方案,存在交通组织复杂、安全性及车流周转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依托广州港南沙自动化码头提出了一种新型移动式集中拆装集装箱扭锁工艺方案,从平面布局和作业流程上对方案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该方案利用设备智能调度和电子锁闭技术实现拆装扭锁作业过程中的人-车隔离分流,具备交通组织简单、车流周转效率高的优点,可为类似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拆装扭锁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7.
838.
板桩码头变形计算的常规方法为竖向弹性地基梁法,由于该方法未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及土体的历史应力状态等因素,其变形计算结果往往存在较大偏差。特别是对于深水板桩码头,加卸载引起的土体刚度变化不可忽略,计算时应充分考虑该因素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采用摩尔-库伦模型、硬化土模型、小应变硬化土模型等3种土体本构模型,计算广州南沙某深水钢管板桩码头的变形,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小应变硬化土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39.
综合管沟是近10 a来我国城市地下管线铺设的新型设计思路,在港口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少见。港口工程具有独特的平面布置,场区内管线类型、地基条件、荷载、地面设施、交互节点等均与其他管沟大不相同,结构设计条件非常复杂。针对上述问题,在广州港南沙四期工程综合管沟结构设计中,结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特点,对荷载条件、沉降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功能盖板段、渐变式复合地基等方面的优化设计思路,完成了适用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综合管沟结构设计,有效解决了管线综合的问题。本文所阐述的结构设计经验对后续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综合管沟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40.
针对重力式码头基槽抛石体的沉降量计算问题,进行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研究。通过基槽抛石体原尺度块石的压缩试验,得出多次加卸载情况下块石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基于此建立重力式码头基槽抛石体的沉降量计算模型。结合重力式码头的建造过程,提出基槽抛石体的沉降量计算方法,并利用实际工程现场观测数据回归出模型中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观测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