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87篇
  免费   729篇
公路运输   4887篇
综合类   2225篇
水路运输   11522篇
铁路运输   2472篇
综合运输   510篇
  2024年   302篇
  2023年   502篇
  2022年   608篇
  2021年   812篇
  2020年   695篇
  2019年   517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338篇
  2015年   597篇
  2014年   993篇
  2013年   904篇
  2012年   1201篇
  2011年   1202篇
  2010年   1080篇
  2009年   1217篇
  2008年   1201篇
  2007年   946篇
  2006年   977篇
  2005年   964篇
  2004年   741篇
  2003年   763篇
  2002年   604篇
  2001年   531篇
  2000年   422篇
  1999年   412篇
  1998年   403篇
  1997年   355篇
  1996年   294篇
  1995年   278篇
  1994年   234篇
  1993年   235篇
  1992年   198篇
  1991年   169篇
  1990年   161篇
  1989年   17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31.
832.
为了保证新建码头项目施工能达到预期的质量与工期,通常会用在临近码头现场新建预制场地,进行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作和加工。本文介绍了一个新建高桩码头预制场建设案例,该建设场地位置依据实际情况选在距离新建高桩码头3km处,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同时满足商务及生产要求为原则基础上,多角度分析诠释新建预制场需用面积,设计计算出场地所需面积。该案例对新项目新建预制场需用场地面积计划或策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33.
海上浮式风力机的平台受风、浪、流等环境载荷的影响,经常处于偏航工作状态,对风力机气动载荷及输出功率有显著影响。应用势流理论和叶素动量理论,构建海上浮式风力机气动弹性与水动力耦合模型,对湍流风场和不规则波浪共同作用下,处于偏航状态的风力机的输出功率及叶片载荷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额定风速工况下,当偏航30°时,风力机的输出功率平均值比无偏航时下降21.8%,叶根挥舞力矩平均值降低28.58%。在偏航工况时抑制平台纵荡、纵摇运动可提高风力机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834.
为给我国长江游船旅游市场发展提供思路,以2018―2021年近4年游船旅游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从游客、航线、游船和港口等4个方面分析长江游船旅游市场的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大力发展长江中下航线的旅游市场;游船运营方应提高服务质量;长江沿岸游船港口需完善基础设施,并区分游船母港和停靠港,根据需求进行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835.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常规港外集卡提送箱交互作业模式无法很好适应广州港和钦州港两个新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特点的问题,在充分剖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现有港外集卡交互作业模式及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广州港和钦州港两个新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工程特点,分别提出“边装卸集中交互”和“边装卸U形通道交互” 两种新型港外集卡提送箱交互作业模式,并对工艺平面布置和流程设计要点进行详细阐述。结果表明,新型交互作业模式在提升各自集装箱自动化装卸系统运行效率和降低设备能耗方面都产生了积极效果,可为类似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6.
拆装集装箱扭锁是专业化集装箱码头装卸船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作业环节之一。采用单小车岸桥的自动化集装箱装卸工艺系统中通常采用固定式集中拆装集装箱扭锁工艺方案,存在交通组织复杂、安全性及车流周转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依托广州港南沙自动化码头提出了一种新型移动式集中拆装集装箱扭锁工艺方案,从平面布局和作业流程上对方案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该方案利用设备智能调度和电子锁闭技术实现拆装扭锁作业过程中的人-车隔离分流,具备交通组织简单、车流周转效率高的优点,可为类似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拆装扭锁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7.
以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为依托,针对目前主流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方案无法很好地适应钦州港陆域及集装箱运营特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U形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方案,并对其装卸工艺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该方案对陆域纵深大、集装箱陆路集疏运比例高、港外集卡集中到港特点显著的集装箱码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为后续的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8.
李春阳  刘洋 《水运工程》2022,(10):90-93
板桩码头变形计算的常规方法为竖向弹性地基梁法,由于该方法未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及土体的历史应力状态等因素,其变形计算结果往往存在较大偏差。特别是对于深水板桩码头,加卸载引起的土体刚度变化不可忽略,计算时应充分考虑该因素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采用摩尔-库伦模型、硬化土模型、小应变硬化土模型等3种土体本构模型,计算广州南沙某深水钢管板桩码头的变形,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小应变硬化土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39.
刘毅 《水运工程》2022,(10):143-148
综合管沟是近10 a来我国城市地下管线铺设的新型设计思路,在港口工程中的应用较为少见。港口工程具有独特的平面布置,场区内管线类型、地基条件、荷载、地面设施、交互节点等均与其他管沟大不相同,结构设计条件非常复杂。针对上述问题,在广州港南沙四期工程综合管沟结构设计中,结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特点,对荷载条件、沉降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功能盖板段、渐变式复合地基等方面的优化设计思路,完成了适用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综合管沟结构设计,有效解决了管线综合的问题。本文所阐述的结构设计经验对后续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综合管沟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40.
张炜煌 《水运工程》2022,(11):99-103
针对重力式码头基槽抛石体的沉降量计算问题,进行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研究。通过基槽抛石体原尺度块石的压缩试验,得出多次加卸载情况下块石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基于此建立重力式码头基槽抛石体的沉降量计算模型。结合重力式码头的建造过程,提出基槽抛石体的沉降量计算方法,并利用实际工程现场观测数据回归出模型中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观测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