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548篇
综合类   158篇
水路运输   123篇
铁路运输   78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铁成 《广船科技》2004,(3):43-44,48
本文阐述了冷柜壳体钣金成型线的电气原理设计及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以及在调试过程中的难题攻关。  相似文献   
92.
在复杂的冲压翼子板成型过程中,合理的工艺排布是保证生产合格产品的前提,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零件报废、返修等)。文章主要根据翼子板结构特点进行工艺分析,制定了落料—拉延—修边侧修边冲孔—冲孔侧冲孔侧翻边侧整形—翻边侧翻边整形侧整形工艺方案,同时进行了成型模拟分析,对影响成型质量的坯料尺寸及拉延筋结构进行充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坯料尺寸的合理性和拉延筋力的大小设置对产品成型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1多次成型注意事项 玻璃钢船艇是大型玻璃钢制品,一次成型有一定困难,常需分几次才能成型。有时艇体虽可一次完成,但加强筋、夹舱等也必需在艇体完成后再行制作。多次成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4.
当今世界.竞争日益激烈.加速的全球化市场为金属向塑胶转变提供了动力。提及从金属向塑料的转化.许多设计者错误地认为基于金属的原有设计.直接将材料从金属换成塑料就可以了,结果导致产品无法使用.延长了整个开发周期并带来了额外的成本。同时.在过去的30年里,聚合物合成工艺.成型方法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从金属向塑料转变的过程。新型的高性能塑料为金属向塑料转变提供了最佳的选择,而先进的计算机模拟技术为产品性能预测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95.
96.
船体外板鞍形板自重成型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弹性力学壳体理论分析和ANSYS软件数值模拟,对船体鞍形外板在自重作用下引起的变形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鞍形板自重成型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7.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预应力筋孔道预埋管和抽拔管成型工艺的原理,阐述了孔道成型的施工过程和注意事项,并从孔道摩阻、经济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高密度聚乙烯塑料波纹管共有抗渗、耐腐性能好,以及孔道摩阻小能提高有效预应力等优良性能,得出选用塑料波纹管成孔的结论.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介绍了ZF差壳内球面以及内端面成型刀具加工专机夹具设计。该夹具不仅能够满足ZF差壳加工,还要能够快速切换至SH78Z差壳加工。夹具设计中在夹具可用性、可靠性、便于切换、防错、便于制造等方面采取了有效而新颖的技术措施。通过仔细的分析计算,确保夹具设计一次性成功。还总结了本人在夹具设计过程中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
由于二灰土强度上升缓慢的特性,因此从拌和到摊铺、碾压均有较长的操作时间,便于掌握。二灰土不像水泥稳定材料从拌和到碾压必须在初凝时间2~3h之内完成。而是从拌和到碾压成型,可以延长1~2d,对其强度没有较大的影响,所以,施工时受雨水、机械设备、人为因素的影响相对要小得多。二灰土施工相对比较简单,便于掌握施工技术及要领。再一点就是塑性指数均在20以上的土质,  相似文献   
100.
为解决因初期支护格栅拱架限制周边眼钻凿精度而引起的隧道周边超欠挖问题,以青岛地铁1号线瓦屋庄站至贵州路站区间工程为例,介绍“长、短眼”控制爆破技术,提出“长、短眼”布置方案,并采用质点峰值振动法和激光隧道断面检测仪分别对“长、短眼”爆破技术产生的围岩损伤范围和隧道超欠挖量进行分析和监测。结果表明: 1)采用“长、短眼”控制爆破技术,Ⅳ级围岩段隧道周边超欠挖控制在150 mm以内,且理论计算每米进尺回填混凝土节省成本7 182元,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2)长短眼爆破产生的损伤范围为0.29~0.33 m,隧道拱顶沉降、净空收敛量均控制在10 mm以内,施工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