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44篇
综合类   70篇
水路运输   396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泊松分布的微观交通仿真断面发车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文在分析了交通流概率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微观交通仿真的基于泊松分布的断面发车模型,并根据实际测量情况,定义泊松分布的参数λ、α的概率含义,再将含有车辆数、时间、概率三个变量的泊松分布得出在微观交通仿真中使用的发车模型,并给出计算机实现的算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生成网格的改进方法,此法的本质是交替地改善网格的正交性和汇聚性。此法的构思质朴,效果明显,尤其是对物面附近要求顾到网格的正交性和汇聚性两者时,此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控制手段。此法在计算船舶流体动力学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琼州海峡铁路轮渡是粤海铁路通道的咽喉部位,粤海铁路通道是我国第一条横跨海峡的铁路。在对梭形、平行四边形、双线加渡线形以及腰岔纵列式轮渡场型的作业流程、平面布置等的分析研究基础上,针对琼州海峡铁路轮渡的具体情况提出待渡场的两种设计方案。通过方案比选,最终确定在琼州海峡轮渡的南北两岸轮渡站待渡场均采用腰岔纵列式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虑系缆墩平台和系缆墩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文章利用三维弹性有限元法和三级别架有限元法计算系缆基础中各个桩的轴力分配。根据桩的极限承载力来计算桩的入士深度。通过工程实例的计算说明它们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勇 《游艇业》2010,(8):35-35
相比于能带你驰骋于海面,赚足眼球的拉风游艇而言,缓缓行驶在内陆湖泊和江河水道上的房船显然更接近“悠然看南山”的意境。对于喜欢家庭式度假,偏爱河流山谷、内陆风情的船主来说,坐拥豪宅地产早已司空见惯,在风景如画的湖面上度假不失为摆脱喧嚣的避世良方。也是因此,很多船主将房船亲切地称为“移动的水上之家”。  相似文献   
6.
剖析中海长兴岛修建基地码头工程设计中几个重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经受住了各相关水文模型与科研报告的论证,体现出对岸线资源的一种物尽其用、恰如其分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随着很多国际航行船舶选择加装脱硫塔来应对全球限硫令,单个设备运转试航船舶艘次大量增加。该类试航活动次数频繁、航经水域通航环境复杂、参与人员较多且未经必要的培训,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文中归纳加装脱硫塔船舶的试航活动特征,梳理、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监督难点,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爽  冯司宇 《港工技术》2021,58(1):51-53
以均衡系泊索张力、减少船体运动量为目标,调整主缆材质或直径、预张力施加、绞盘至导缆孔距离及批芭结等参数,应用Optimoor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可知:当选用大弹性系泊索或减少其直径、增加其长度时,可减小系缆力;当施加预张力或增加系泊索刚度时,可减少船体运动量;当通过施加预张力或设置批芭结等方式调整系泊索弹性时,可均衡并减小其受力。  相似文献   
9.
用于应变测量的光纤传感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德煜 《桥梁建设》2003,(2):70-72,77
概述了光纤传感器的特点,介绍目前在应变测量中使用较多的两种光纤传感器形式,并提出了若干在应用光纤传感器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文针对事故黑点鉴定中采用固定分段方法的一些弊端,提出了合理分段(可变长度分段)方法,并且把泊松过程运用到事故黑点的鉴定方法中,解决了在非定长分段的条件下鉴别事故黑点的问题。最后,论文用上述理论和方法对新疆201省道进行了事故黑点鉴定,并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