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44篇
综合类   70篇
水路运输   396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基于三维势流理论,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浮码头与散货船旁靠系泊的运动特性。考虑缆绳和护舷的非线性特性,探求了波浪周期对浮体运动、系缆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间隙内水体运动影响,旁靠散货船在横浪条件下的纵摇和纵荡运动有所增大。浮码头在计算工况下,缆绳受力较大,在某些工况条件下超出了国际系缆力标准的要求,旁靠散货船的缆绳在计算工况下均未超标,满足要求。研究结果为浮码头系泊系统的设计及工程运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2.
齐建伟 《航海》2022,(2):45-48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船舶自身操纵设备,包括车、舵、锚、缆等,来解决如何安全、有效、合理、无外力协助地自力靠离泊青岛港的问题。这里着重分析无拖船协助的小型船舶自力靠离泊青岛港的注意事项、靠离过程及操作要点等,以期为船舶自力靠离青岛港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本文综述了根据实测资料预测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量的方法,并结合宁启高速公路通海段的实测沉降资料,采用泊松曲线模型和灰色模型进行了预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84.
85.
基于泊松分布的微观交通仿真断面发车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交通流概率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微观交通仿真的基于泊松分布的断面发车模型。并根据实际测量情况。定义泊松分布的参数λ,α的概率含义,再将有车辆数,时间,概率3个变量的泊松分布得出在微观交通仿真中使用的发车模型,并给出了计算机实现的算法。  相似文献   
86.
随着宁波-舟山港生产的快速发展,作为大型船舶进港航道的虾峙门航道通过能力渐趋于饱和,为满足宁波-舟山港生产发展的需要,缓解虾峙门航道的通行压力,开工建设了条帚门航道。条帚门航道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虾峙岛与六横岛之间,航道口外与东航路相接,口内向北可与佛渡水道、螺头水道相连进入宁波-舟山港,向南可与双屿门、青龙门水道相接,也可与象山、温州等南部各港口相接,地理位置优越,是进入宁波-舟山港的主要航道之一。  相似文献   
87.
在斜交十字交叉口内设置车辆待行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斜交十字交叉口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为锐角进入交叉口的次路车流设置车辆待行区,使支路车流可以分两个阶段通过交叉口.以一级公路为例,运用概率论和排队论计算了车辆待行区所适应的交通量范围,给出了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在不同交通量情况下,比较了普通让行、信号灯和设置车辆待行区三种交叉口控制方式的延误.  相似文献   
88.
为保障浮式系船柱的系缆安全,依托京杭大运河某代表性船闸,针对其浮式系船柱的实际结构特点,根据数学力学基本原理推导构建了可反映浮式系船柱柱身应变信号与船舶系缆力二者之间定量关系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针对船闸浮式系船柱系缆安全的监测方法。为了验证该安全监测方法的可靠性,对依托船闸中的代表性浮式系船柱开展了现场试验。通过将安全监测方法所获得的船舶系缆力与传统载荷量测手段测得的系缆力值进行对比,发现二者的相对误差低于15%,表明提出的船闸浮式系船柱系缆安全监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89.
常规方法匹配待修复样本块和填充样本块时,忽略了梯度项距离这一影响因素,造成修复图像与原始图像相似度较差。为此,提出基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舰船图像修复方法。采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可视化图像待修复区域轮廓,划分多个待修复样本块,通过优先权确定样本块修复顺序,计算待修复样本块、填充样本块之间的颜色项距离、边界项距离、梯度项距离,选取距离最小的填充样本块,填充至匹配到的待修复样本块,完成图像修复。抽取舰船图像,设置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相比2种常规方法,提高了修复图像PSNR值和SSIM值,修复图像与原始图像的纹理相似度、结构相似度更高。  相似文献   
90.
分析国内修船企业的修船移泊管理现状和需求。基于移泊管理系统架构方案,运用信息化手段,将矢量化地图引擎、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船舶动态定位和区域智能识别等技术融入现有的修船移泊管理中。构建基于信息化的修船移泊管理系统,解决修船移泊管理过程中的计划编排粗放和实际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实现修船移泊管理中各部门之间的高效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