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22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1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2 毫秒
21.
张乔 《中国电动车》2007,(3):188-189
本文通过对粉煤灰的组成、结构的分析,进而对粉煤灰处理酸性废水的机理进行了探讨,从处理效果以及最终污泥处置的综合论证分析,得出了粉煤灰在攀钢酸性废水处理领域的可行性和存在巨大潜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22.
臭氧化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具有高效氧化性能的臭氧化技术在饮用水处理工艺过程中的应用概况及最新研究与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3.
介绍淮河公路特大桥主1号墩桩基套箱围堰漏水采用絮凝混凝土进行堵漏的处理方法,对以后同类问题的处理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4.
利用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处理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絮凝反应效率。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可显著地改进出水质量,缩短絮凝时间,降低絮凝剂消耗,且施工简单,运行稳定,维护方便。该工艺既适合各种传统絮凝池和澄清池的改造,也适合新建给水厂或污水厂采用。  相似文献   
25.
潢川站污水处理场工程设计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絮凝动力学和生物吸附理论,提出了“絮凝吸附-沉淀-活化”的生活污水一级强化处理工艺。在新建西安南京铁路建设中,对潢川站生活污水处理采用该工艺进行了工程设计。通过近半年的试运行实践表明,采用该工艺对铁路中小站区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能较大程度地提高SS、COD、BOD5等各项污染物的去除率,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具有明显的一级强化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6.
简要说明电絮凝技术的基本原理,概述了染料废水、皮革废水、屠宰废水以及造纸废水4种工业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危害,总结了电絮凝技术在此类工业废水中的应用。在肯定电絮凝技术优势的同时,针对电絮凝工艺在废水处理中存在的一些缺点,从电源形式、电极材料、电解装置等方面对电絮凝过程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电絮凝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7.
细颗粒泥沙在盐水中的絮凝沉降是河流泥沙向海输送过程中在河口区发生的重要现象之一。文章根据室内环形水槽实验对南汇边滩泥沙由盐度和含沙量这两种因素在不同的流速条件下的沉降特性进行了研究。该实验结果对该区域实施围垦工程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8.
海绵铁预处理含酚废水的静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海绵铁预处理含酚废水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以确定最佳实验条件;通过实验对海绵铁处理含酚废水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它是电化学作用、电场作用、絮凝沉淀以及物理吸附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表明,海绵铁可作为低浓度含酚废水的预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29.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培养基成分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菌种富集、分离、纯化从天然土壤中筛选出三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MB1-6-5、MB6-6-3、MB6-6-11),并对其中絮凝活性最高的MB6-6-11培养基成分进行了正交实验,找出了最佳培养基成分比例.经优化后,MB6-6-11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可达93.6%.  相似文献   
30.
刘宏  马悦  张慧丽 《水运工程》2022,(S2):65-68
针对官渡区海河疏浚底泥深度脱水难度大的问题,进行了絮凝浓缩结合板框压滤的试验研究,分别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分子量1 500)、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分子量800)和非离子聚丙烯酰胺(分子量900)3种絮凝剂进行絮凝浓缩处理,再将筛选出的2种浓缩泥浆分别利用隔膜式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滤试验,采用KD20板作为填充泥浆腔室(厚度为200 mm),持续进料10 min,挤压压力0.8 MPa,根据板框压滤结果筛选出最优的一种絮凝剂。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疏浚底泥,分子量为1 500万、水解度为14%的CPAM絮凝效果和浓缩后泥浆板框压滤脱水效果和出水水质较好,隔膜板框压滤挤压时间30 min,泥饼含水率可降至40%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