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35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社会网络分析应用于挖掘各组织及组织内部成员之间通信行为,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在分析基于邮件构成的网络基础上,提出一种挖掘社会网络核心层的新方法MCCY.该方法首先删除结点度小于一定阈值的结点,再运用社团结构及中心度分析找出部分网络核心成员,最后结合已删除的结点得出完整的网络核心层.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找出全部的网络核心成员,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型网络不容易计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新型热轧纵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纵肋-盖板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以已有大跨度公路桥梁为背景,分别建立传统典型纵肋桥面板和新型热轧纵肋桥面板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程序对多种轮位加载工况下2种桥面板的焊接接头关注点的疲劳应力幅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了内横隔板对降低肋壁关注点应力幅所起的作用.研究表明,与典型纵肋桥面板相比,新型纵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盖板上的应力关注点应力幅更小,而肋壁上的关注点应力幅稍大;在新型纵肋桥面板的肋壁内增设顶部小横隔板可降低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幅值;新型纵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在自重和加工成本方面工程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东风4型内燃机车修理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推选责任结点工作法的一些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54.
物流中心城市的正确选取对于充分发挥其物流积聚效应,带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应用多级模糊评价方法对其所辖各城市进行综合评判,根据综合指数的大小排序、综合指数拟和曲线选取区域物流系统的中心城市和结点城市。  相似文献   
55.
整体式桥台桥梁的桥台结点受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提出了整体式桥台桥梁的桥台一般构造和施工建造顺序,并以福建省上坂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建立空间有限元梁格体系和块体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整体式桥台桥梁的桥台结点内力和应力以及墩柱的裂缝状况,在参数分析中,引入了相对刚度的概念,探讨了桩的相对刚度和桥台高度对桥台结点受力性能的影响,初步研究了该类桥梁的桥台结点受力性能。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整体式桥台桥梁在工程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6.
城市结点处的干线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选型时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对方案进行综合比选,使立交型式在满足干线公路功能的同时,兼顾与城市交通的衔接转换,并与用地条件和城市景观相协调。  相似文献   
57.
BitTorrent模型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itTorrent是一个技术框架,在P2P的基本架构下定义了一个高效的文件分发模型,该模型不仅规定了文件分发中的不同实体,而且对实体之间的信息交互方式,所遵循的规范进行了严格定义,最为关键的是该协议规范中提出了分断共享的概念.在文件传输关键环节中提出的算法,使得在不稳定网络中的大文件分发更为高效.  相似文献   
58.
石板坡大桥墩梁固结点局部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石板坡大桥墩梁固结点的三维应力状态,建立了墩梁固结点结构分析的空间有限元模型,根据施工过程中及成桥后的工况,分别进行了空间有限元计算,得到了墩梁固结点在三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检验了设计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提出了改善墩梁固结点应力的措施和方法,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9.
各集装箱办理站产生的集装箱流向其邻近的结点站输送,可能采用不同的运输方案,通过对不同运输方案的作业过程的分析,将整个运输过程产生的箱小时消耗按作业性质分解并分别计算,比较不同方案下的箱小时消耗可知,方案一为消耗最少的运输方案.同时分析各运输方案实施可行性,方案一对区间能力占用较大,方案二较为有利.由此得出结论:方案一可作为集装箱运输发展的方向,在目前的运输组织条件下,方案二是较为有利的运输方案.  相似文献   
60.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网络节点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展,用地需求不断增加。本文针对物流节点用地开发利用的部门分离(纵向一体)模式的缺陷,提出了物流节点用地的网运分离(横向一体)开发利用模式,以高效集约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