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85篇
综合类   30篇
水路运输   60篇
铁路运输   109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1.
本文以一段定子铁心和一个通风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定子铁心温升、绕组温升与发电机相电压、相电流、无功功率之间的状态方程。并根据此状态方程,推导出了定子绕组温升与发电机相电压、相电流、无功功率之间的传递函数,此传递函数即为定子绕组温升辨识模型。最后,通过实际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为发电机状态监测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3 MW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为例进行温度场计算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对3 MW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额定工况及试验工况的温度场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一致,永磁发电机温升满足考核要求。同时计算分析了冷却水流量及冷却管排布位置对温升的影响,并提出后续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Ansys Workbench分析了一种直流长时工作制的欠压脱扣器线圈温升,并通过物理样机实验验证了该分析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仿真计算可以准确分析脱扣器线圈的温升参数,为快速高效设计最优的线圈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16.
郑建  田忠殿  王平  胡举喜 《船舶工程》2020,42(S1):120-122
本文介绍了吊舱推进器功率密度高、节省舱室空间的优势,指出了推进电机温升水平直接决定了吊舱推进器性能优劣。推进电机温升主要来自绕组线圈发热、推力轴承摩擦发热和支承轴承摩擦发热,并且受试验环境影响。如何求解绕组温升、推力轴承温升、支承轴承温升与试验环境关系,关系吊舱推进器试验设计成功与否。本文从推进电机发热与试验环境热交换的耦合关系建立温升数学模型,得到推进电机和试验环境的稳定温度,为合理、科学的试验环境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2MW吊舱推进器动态加载试验对分析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7.
液态金属限流器稳态温升限制其通流能力,笔者对液态金属限流器的发热和传热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液态金属限流器稳态温升的仿真分析方法。根据所提出的方法,对液态金属限流器样品进行了三组稳态温升仿真与试验,通过仿真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正确性,得出液态金属限流器通流能力随通流孔径增大而增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Workbench为仿真平台,建立了液态金属型电弧触发器的稳态温升模型,研究了不同通流孔数量对触发器温升特性的影响,获取了优化设计原则,可用于指导液态金属型电弧触发器的稳态温升设计。  相似文献   
19.
绝热剪切效应是材料破坏的重要机理之一.文章开展了动态冲击作用下的材料绝热剪切试验,计算了绝热条件下材料的塑性温度升高.建立了背水靶板的FEM全流固耦合模型,采用考虑了温度效应的Johnson-cook模型开展了爆炸破片侵彻舰船液舱舱壁过程的计算.结果表明:(1)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绝热温升不可忽略;(2)弹体侵彻背水靶板过程可分为4个典型阶段,分别为墩粗凿坑阶段、碰撞形成速度共同体阶段、绝热剪切阶段和扰动液体阶段;(3)考虑温度效应的剩余速度明显小于不考虑温度效应的剩余速度;速度较低时,是否考虑温度效应预测的剩余速度值差异较小,随着初始速度的增大,差异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0.
动力电池的电性能、安全性和循环性能都与电池的工作温度密切相关.在一定的散热条件下,动力电池的温度主要取决于其本征产热和比热容热物性参数特性.上述热物性参数可通过等温量热法(IBC)和绝热量热法(ARC)进行精确的量化测试.主要从测试原理、模拟场景、测试样品尺寸、数据分析过程和测试结果5方面,针对上述2种测试方法的异同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