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3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黎豪 《广东造船》2005,(2):21-22,5
500吨沿海供油船是2004年汕头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我所设计,航行于广东省汕头沿海,主要用途是供海上大型船舶加油。该船为钢质、双层底、双机、双桨、艉机型,设计航速8.5节,续航力85小时。以下浅谈一下此船有关动力装置及货油系统的设计心得。  相似文献   
23.
8月2日,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为中国海监建造的4000吨级特种工作船下水。该船总长99m,型宽15.2m,型深7.6m,航速19.1kn,续航力12000n·mile,自持力45天。  相似文献   
24.
《航海》2010,(5):33-33
2010年9月7日,浙江正和造船承建的两艘57000吨散货轮正式开工。据悉,该船总长约189.99米,型宽为32.26米,型深侣米,载重吨57000吨,航速14.2节,续航力18000海里。  相似文献   
25.
林鹰 《交通与运输》2012,28(6):49-51
我国属世界海洋大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其中划归国家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大陆架面积达260余万平方公里。因此,维护国家主权,维护海洋权益的任务日益繁重,需要装备更多现代化的海监船。中国海监的主要职能是依法对国家管辖海域(包括海岸带)实施巡航监视,查处侵犯海洋权益、违法使用海域、损害海洋环境与资源、破坏海上设施和扰乱海上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并根据委托或授权进行其他海上  相似文献   
26.
5000车位汽车滚装船,拥有12层汽车甲板,全长179.99米,型宽32.2米,航速20节,续航力24500海里。该船技术含量高,建造难度大,是目前国内建造同类船型中车位最大的船舶,主要用于运输新车。  相似文献   
27.
10月22日拍摄的“长航吉海”号散货船交船、命名暨首航仪式现场。当日,江苏金陵船舶有限责任公司为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首艘92500吨散货船“长航吉海”号在金陵船厂仪征厂区举行交船、命名暨首航仪式。该船总长229.20米,型宽38米,型深20.7米,续航力达22000海里,是我国自主开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船型,也是目前扬州地区建造的最大船舶。  相似文献   
28.
利用船机桨配合关系基本原理和公式对大型水面舰船的COGAG装置配合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COGAG全燃联合推进装置能达到大型水面舰船功率航速和续航力的要求,尤以单机单桨运行时舰船的续航力最大,经济性最好.  相似文献   
29.
混合制航行工况是现代常规潜艇的主要航行方式,其主要表征指标为混合制暴露率和平均航速。在混合制总续航距离、总续航时间以及柴电机组额定功率给定的条件下,运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计算在不同假定航行周期下,满足蓄电池组充放电平衡要求的暴露率最低和水下航速最大的航行方式,并分析了通气管航速、暴露率以及耗电能量与电池总能量的比值随水下航速变化的关系特性。结果表明提高水下航速有利于潜艇机动性的提升,但会增加潜艇潜在危险性。所得关系曲线可为潜艇在不同航行工况下制定充电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当今潜艇上应用AIP(不依赖空气的动力装置)主要是在安静低速航行时增大艇的水下续航力。然而核动力推进已显示了水下高速冲刺和快速航渡的巨大优势。对中型常规潜艇来说,使用一台与安静中型AIP装置共用氧源的改进的高效燃气轮机,KAPPA工程可在不损失电力推进潜艇安静低速航行能力的情况下,提高艇的冲刺速度和时间,在小功率的标准AIP装置上增加新型通气管技术,能将电力设备重量减半,从而向特高容量设备和化学能源提供空间,新型燃气蒸汽轮机一旦具备呼吸空气能力,便可用安静的中功率涡轮发电机来取代噪声大的柴油机。同时,因大功率冲刺涡轮机能呼吸空气而非纯氧,就能恢复二战潜艇失去的水面高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