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9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83篇
铁路运输   20篇
综合运输   4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综合信息     
《珠江水运》2005,(7):61-64
张春贤部长主持召开部务会议审议《国家水上安全和救助系统建设规划》等议题张春贤部长主持召开部务会议,审议了《国家水上安全和救助系统建设规划》议题。他强调要充分认识加强水上安全和救助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原则要求。张春贤指出,首先必须充分重视和加强水上安全和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结合城市交通信息系统中存在交通数据异构、业务系统互操作性差等不足,依托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出"交通一张图"的理念,将各交通业务以服务的方式整合在地图上,即城市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交通数据的共享和系统的互操作。文章阐述了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系统架构,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关键技术和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103.
在调研目前上海掘路与施工交通组织管理及其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对掘路与施工交通组织管理及其服务信息化进行了需求分析,提出了掘路与施工交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与技术方案.建议掘路审批、施工交通组织管理与城市管理网格化三者信息联网共享,尽快开发掘路与施工交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以完善掘路与施工交通组织科学决策,提高管理水平和信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4.
综合信息     
《西部交通科技》2010,(11):I0001-I0003
我国公路应急和风险管理机制初成体系 据2010年11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的“公路应急和风险管理机制”国际研讨会消息,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公路应急和风险管理机制,以综合预案和现场处置为代表的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05.
106.
本文分别从结构化信息源和非结构化信息源两个角度探讨支撑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的信息挖掘模型,提出利用粗糙集理论的基本原理,对于其属性约简进行改进。在保证原有属性不变的条件下,削减了冗余信息,并可实现基于数据库存储数据的动态数据挖掘模型,避免了将大量数据从数据库中基于主题倒入数据仓库的传统数据挖掘模式.通过上述算法,不仅提高了信息挖掘的效率,而且可以实时在线信息挖掘,相对于传统的挖掘模式,本文提出的方法更适用于当前基于网络的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7.
美国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对上海世博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昊 《交通与运输》2009,25(3):9-10
一、美国交通综合信息服务的基本情况 交通综合信息服务不同于单一交通方式或单个交通部门的交通信息服务,而是在整合多个部门的交通信息资源基础上,在多个部门合作和协同下,由交通综合信息服务机构提供的综合性、一门式、全过程的交通路径信息服务。信息内容包含出行路线、换乘方案、出行时间、出行费用,以及多种方案比较等综合信息。  相似文献   
108.
综合信息     
《西部交通科技》2012,(1):I0005-I0006
江西至广州市区最快捷通道全线通车 2012年1月10日,广河高速公路惠州段正式建成通车,至此,历经3年建设的广(州)河(源)高速全线贯通。从江西境内至广州市区将比原来走惠河、广惠高速节省约1小时车程,从大广高速赣定段经广河高速成为江西通往广州市区的最快捷通道。  相似文献   
109.
根据国内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建设情况,提出地铁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定义和功能目标.以南京地铁2号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背景,立足于国产监控软件和星形千兆以太网,接入地铁各自动化设备系统的数据信息,对控制中心和车站控制室进行综合布置,为地铁运营维护管理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110.
档案馆作为一个保存综合信息的基地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其馆藏质量的高低是档案能否被充分利用的关键所在,这一点早已被社会大众所认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绝大多数综合档案馆的馆藏,使用效果不尽如人意,致使很多档案的利用价值一直处在低谷之中。笔者就目前档案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对策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