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84篇
  免费   1183篇
公路运输   13787篇
综合类   6711篇
水路运输   6227篇
铁路运输   7680篇
综合运输   1362篇
  2024年   248篇
  2023年   873篇
  2022年   1118篇
  2021年   1263篇
  2020年   903篇
  2019年   831篇
  2018年   445篇
  2017年   534篇
  2016年   562篇
  2015年   978篇
  2014年   1620篇
  2013年   1679篇
  2012年   1943篇
  2011年   2090篇
  2010年   2028篇
  2009年   2111篇
  2008年   2210篇
  2007年   1833篇
  2006年   1674篇
  2005年   1418篇
  2004年   1230篇
  2003年   1325篇
  2002年   1089篇
  2001年   938篇
  2000年   713篇
  1999年   525篇
  1998年   480篇
  1997年   505篇
  1996年   484篇
  1995年   431篇
  1994年   334篇
  1993年   313篇
  1992年   281篇
  1991年   274篇
  1990年   258篇
  1989年   19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31.
机车综合无线设备(CIR)已逐步取代通用式机车电台,其维护方法与通用式机车电台有很大区别,为此简单介绍机车综合无线设备(CIR)组成和功能,总结故障处理思路及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432.
郑平 《中国铁路》2012,(4):73-77
介绍几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检测装置,包括机车轴温报警装置测温线路检测仪、机车速度信号模拟装置、内燃机车功率油耗检测仪和内燃机车负载试验微机检测系统.这些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在机车状态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33.
介绍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颁布的《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的应用范围,探讨高速铁路建设中出现的特殊结构物综合接地方案。  相似文献   
434.
以铁路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货物运输需求方(货主)满意度最大化和空重车调配路径最合理化为目标函数构建铁路空车调配多目标综合优化模型.模型的约束条件主要包括:空车供应站的车种供应量、以重代空最大运量和剩余装车作业能力;空车运输阶段的区段运输能力;空车需求站的剩余卸车作业能力、车种需求量和货物装运总量.根据调研资料确定模型求解参数的取值;通过简化路径参数、量纲转换处理,将多目标规划转换为单目标规划;运用LINGO软件实现综合优化模型的二次建模;运行LINGO程序得到铁路空车综合调配方案.  相似文献   
435.
结合关峡隧道裂缝病害,在收集病害区段各类资料基础上,绘制裂缝展示图,分析裂缝产生原因。地质雷达及地质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地质方法可直观反映裂缝的分布特征及发育程度。通过对山体稳定性的分析,考虑衬砌裂损原因、裂损程度、隧道净空及整治费用等因素,并结合陇海线运营情况,提出从围岩加固与结构补强方面制定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436.
农业产业相关研究是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交通是区域发展的引擎、骨骼和血脉,构建好综合交通体系对支撑农业生产片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全国首个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为例,基于“农业产业示范区、乡村振兴生态城”的总体定位,以“开放畅达、高效便捷、绿色生态”为核心目标,以特色完整的指标体系为传导,对外以“双快网络”促进农综区快速融入潍坊七城一体格局,对内针对产业新城、创新小镇、农场基地及特色乡村不同的交通特征提出分区差异化控制策略的特色交通体系,以期达成“开放畅达的北部核心、高效便捷的农业产城、绿色生态的田园慢城”的交通新目标,并对农综区两张特色交通网:大道通衢、田园阡陌—高协调的道路网、绿色生态、郊田野趣—高品质的绿行网开展了详细研究。同时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同期编制,注重与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的空间协调关系,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保证设施的用地指标。  相似文献   
437.
《公路》2021,66(6):54-59
为弥补单一外掺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不足,以聚酯纤维和热塑性树脂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新型复合改性材料纤维增强聚合物(FRMP)。通过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和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不同掺量FRMP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并与聚酯纤维和SBS对比。结果表明:加入外掺剂提升了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相比聚酯纤维改性和SBS改性,通过FRMP复合改性的效果更明显,并且随着FRMP掺量增加,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不断增强,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先升高后降低、于0.3%掺量时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438.
转体施工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方法,中国已成功将该技术应用于数百座大跨桥梁的施工。大吨位转体施工中,摩擦力的计算至关重要,但现有工程实践中给出的近似计算方法与工程试验值有较大差距。因此,精确的摩擦力和摩阻力矩计算理论,是转体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采用称重原理获得竖向摩阻力矩,然后利用接触理论求得接触面的应力分布规律,并推导出竖向摩阻力矩理论公式,进而求得摩擦因数。之后,利用获得的摩擦因数,根据接触面的应力分布规律,获得了平转过程中的水平摩阻力矩和牵引力。最后,进一步将前述方法推广到带滑块的转体装置中,获得统一的摩擦因数、摩阻力矩计算方法。将该方法和有限单元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两者高度吻合;和实际工程数据对比,显示所提方法的结果更加合理、准确。主要结论如下:①根据称配重方法计算摩擦因数时,现有近似计算方法获得的摩擦因数,随着球铰参数α的增加误差逐渐增大。②球铰表面接触应力呈现出中间向两边逐渐增大的分布特征,现有计算方法假设均匀的法向接触应力分布与实际应力分布差距较大。无滑块转体装置中,有限元模型计算所得水平转动摩阻力矩比现有近似方法计算的大14.3%;而该方法计算值与有限元结果误差仅为3.0%。③在带滑块转体装置中,与工程实测值相比,现有近似方法和该改进方法获得的水平转动摩阻力矩误差分别为31.4%和23.7%。由此可见,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计算准确度。  相似文献   
439.
《公路》2021,66(9):323-329
将地聚物应用于路面冷再生,通过替代常规胶结剂(水泥、沥青、二灰等)对再生沥青路面(RAP)材料进行稳定研究,并对地聚物稳定RAP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模量等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地聚物作为新型胶结材料可以有效稳定RAP,满足基层强度的要求;地聚物稳定RAP强度不会随着碱液/粉煤灰比率的增加而持续增大,在比率为0.4时达到最大值;稳定后材料的单轴压缩模量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具有很强的线性关系,并且线性关系的拟合趋势线通过原点;不同碱液/粉煤灰比率下的单轴压缩弹性模量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的线性关系也很明显,比例系数可认为基本保持不变;地聚物稳定后的RAP回弹模量较未稳定的RAP有很大提高;回弹模量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是由于稳定再生材料随着约束的增加而变得更致密;材料的偏应力变化比较剧烈,随着材料密度和强度的增加,偏应力对回弹模量的影响变得比较平缓;地聚物稳定RAP材料的回弹模量使用体应力模型和三参数模型进行拟合均有很好的效果,两者拟合效果相近,体应力模型形式更简单,并且使用三参数模型时数据分散度有限,因此推荐使用体应力模型。体应力模型在沥青老化程度较高适合使用,因为此时旧沥青混合料的性质更接近普通集料,使得地聚物稳定材料的剪应力和剪应变较小。  相似文献   
440.
为提高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的抗裂性并简化现场施工工艺,提出新型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接缝方案。以湖南省某桥为工程背景,进行1∶2缩尺模型抗弯试验研究;编制截面弯矩-曲率关系MATLAB程序,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该程序可用于计算UHPC覆盖下的普通混凝土(NC)中钢筋应力;对现有NC裂缝宽度规范公式进行修正,提出考虑UHPC约束作用的组合梁负弯矩区NC最大裂缝宽度的建议公式;讨论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UHPC湿接缝合理的纵桥向长度,分析UHPC层厚度及层内配筋对抗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UHPC接缝方案的抗裂性能和抗弯承载能力均满足工程要求,且接缝节点强度高于非接缝区预制部分强度;负弯矩作用下,试件沿梁高的应变较好地满足平截面假定,钢梁与混凝土板及UHPC与NC间的层间滑移量均较小;UHPC裂缝呈现“多而细”的特征,而NC裂缝呈现“少而宽”的特征,预制部分混凝土顶面最先开裂,之后UHPC-NC交界面、UHPC顶面、UHPC覆盖下的NC侧面依次出现裂缝;对于负弯矩区采用UHPC接缝的中小跨径钢-混组合连续梁桥,UHPC层的纵桥向长度宜为20%标准跨径,UHPC层厚度可根据实际工程设计要求确定,增大桥面板内钢筋直径可以提高负弯矩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