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97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196篇
铁路运输   169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91.
交通事故统计结果表明,方向盘是造成驾驶员头部、胸部严重受伤的主要原因,其中以胸部受伤的频率最高。本文对欧洲ECER12,美国FMVSS 203,日本TRAIS11-4-6及我国GB1157-1998中的转向系统缓冲性能法规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胸部模型冲击试验的试验方法及方向上装备安全握囊时的试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92.
493.
494.
货车钩尾框裂纹增多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光荣 《铁道车辆》1999,37(7):44-44
  相似文献   
495.
介绍了实时监控程序的基本功能及结构,给出了程序功能模块,着重从中断管理与数据缓冲区组织两个方面,讨论了时空受限问题。  相似文献   
496.
故障现象:一辆装用康明斯6BT114B-01型发动机的EQ1118G型汽车,经校正喷油泵后发动机怠速偏高,将怠速调整螺钉全部退出也不能使怠速降低。  相似文献   
497.
1问题的提出目前,在铁路货车各级检修过程中,为使车钩缓冲装置方便顺利地装车(即装入前从板座与后从板座之间),车辆厂和车辆段在车钩缓冲装置检修时都在前从板与钩体尾部或缓冲器(或后从板)与钩尾框之间加装厚10mm~20mm的铁质或木质的工艺垫,使缓冲器产生一定的初始压缩量,但部分车辆厂和车辆段因人  相似文献   
498.
从线路、信号、轨道等多专业综合的角度,分析深圳地铁9号线终端缩短车站长度的解决方案,即将折返线车挡由新型液压缓冲滑动式车挡优化为长行程液压缓冲车挡。从车挡设计参数、车挡选型、综合造价等方面加以分析,认为车挡选型宜考虑具体线路条件,造价分析宜考虑土建结构的综合成本。  相似文献   
499.
王炎  谢旭  申永刚 《铁道学报》2012,(12):102-109
为分析近场地震作用下的铁路减震桥梁顺桥向地震响应特性,用远场地震叠加三角函数型速度脉冲的方法模拟近场地震波,根据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响应计算结果研究速度脉冲的波形、出现位置、脉冲时间对结构地震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场地震作用下铁路减震桥梁的减震效果降低,且支座的地震位移显著增大;速度脉冲波形、脉冲波发生时刻以及脉冲持续时间对桥梁地震响应有较大的影响;结构地震响应的最大值与地震波的SI值有较强的相关性,但与PGV/PGA值的相关性不明显;考虑限位装置地震碰撞效应以后,虽然支座地震位移得到了控制,但带来墩底剪力显著增大的问题;缓冲措施可以减小因碰撞引起的墩底剪力。  相似文献   
500.
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工作温度范围较宽,其内部结构尤其是方壳电池之间连接排结构的固定约束程度高,几乎没有发生位移的空间,在冷热循环冲击中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应力效应需要连接排自身消化。对此,分析了连接排热胀冷缩时的应力应变情况;在连接排中部设计缓冲部,利用缓冲部的升缩弯曲变化来降低连接排对连接极耳的作用力;分析了连接排缓冲部不同几何形状对电池极耳的作用力,推导出其变化规律。连接排缓冲设计能有效解决方壳电池包电芯之间连接排结构与电芯极耳强度的热应力问题,降低了由于连接排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电芯寿命降低甚至无法使用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