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9篇
  免费   156篇
公路运输   754篇
综合类   658篇
水路运输   937篇
铁路运输   648篇
综合运输   5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01.
本文首先根据曲线梁的力学微分方程,说明了曲线梁的弯扭耦合特征。针对列车通过曲线梁的特殊情况,研究了可以同时反映竖向、横向、弯扭耦合动力学特性的车辆模型。此外本文还给出了车-桥耦合振动中的位移、力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202.
沉管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南京长江沉管隧道为背景,采用动力有限元法分析沉管隧道的地震响应。沉管隧道二维分析的合理计算范围分析表明,横向半宽取3倍洞径为宜。隧道结构的地震响应随着周围岩土的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沉管隧道的地震响应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在减小,因此,从抗震的角度讲沉管隧道宜浅埋,但浅埋必须满足抗浮稳定性、安全性等要求。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沉管隧道4个角的动力反应较大,是结构的薄弱部位,在设计中应予以加强。考虑水的耦合作用时,隧道的地震反应增强,在水深20 m条件下,应力增量最大超过10%。实际工程中水深一般较大,因此,计算中应该考虑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3.
为了分析D45型450 t落下孔车侧承梁横向稳定性,利用模板建模技术建立了刚柔耦合整车模型.针对侧承梁间拉杆布置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多种曲线通过仿真对比分析.由于车体存在一定程度侧倾,侧承梁在重物的横向分力作用下产生横向挠度变形,如大超高140 mm曲线通过时最大挠度变化为25.4 mm.尽管C组“八字”形拉杆对侧承梁横向刚度贡献最大,但是其肩座出现了比较大的受力情况,这与首次载运监测数据是一致的,因此,建议对C组拉杆肩座处采取必要的局部增强措施.  相似文献   
204.
车辆-道路系统垂向耦合动力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辆在道路行驶过程中,车辆的振动与道路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耦合的。把车辆简化为两自由度振动体系,将道路离散为多层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将车辆、道路视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车辆和道路分别是整个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建立了车辆-道路垂向耦合动力分析模型,推导出了车辆-道路系统的动力平衡方程组,以期为高速公路车辆与路基动力相互作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5.
变工况下船舶艉轴机械密封端面温度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变工况下的船舶艉轴机械密封环为研究对象,采用整体接触耦合法对其进行了热力耦合作用下的温度场有限元计算,重点介绍了船舶艉轴密封环稳态温度场数学计算模型和热流密度载荷的施加思路,依据接触表面的温度连续性条件对变工况时密封端面的接触状况及温度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速、海水压力以及载荷系数都是引起端面温升的重要原因,各工况下静、动环接触区温度相同,非接触区静环端面温度高于动环,且在热力耦合作用下,密封端面发生锥形变形,呈现开口间隙.  相似文献   
206.
应力场和渗流场在裂隙围岩中的耦合变化规律,是非常复杂的力学过程。运用断裂损伤力学和可靠性评价原理,可推导出裂隙围岩可靠度表达式,说明可靠度与应力分布、渗流力作用、节理分布和岩体性质的相互关系。文章利用推导的裂隙围岩可靠度表达式,在雪峰山隧道YK97 847处进行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在裂隙围岩中,可靠度低的部位不一定在主应力方位,也不一定在隧道顶端,而是因地应力分布、渗透水压、节理分布和岩体性质等综合作用,使局部围岩可靠度相对较低,该处围岩最容易变形坍塌。此研究结果可为隧道支护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7.
利用ANSYS建立了高速机车轴盘制动装置热量传递模型,计算了接触面热阻、间隙导热系数和表面传热系数,研究了其温度场分布特性,分析了制动生热对轴盘制动装置过盈配合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合理的制动盘和盘毂间隙能增大热阻,减小温度对过盈配合的影响,在结构允许范围内,建议合理的设计单边间隙为0.5~1.5mm;制动结束时刻,选择合理的盘毂厚度可使过盈面平均接触压力减小5.9%~6.6%,以降低温度对过盈配合的影响,建议盘毂合理厚度为8mm。  相似文献   
208.
提出了基于钢混协作的关系的空间预应力分析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对预应力曲线梁桥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分析,可供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9.
岩溶富水区深埋水沟排水隧道注浆圈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青  罗禄森  阳军生  张峥  李林毅 《隧道建设》2018,38(11):1793-1799
为合理确定深埋水沟排水方式下隧道注浆圈特征参数,以某岩溶富水区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FLAC3D软件建立流固耦合计算模型,针对其注浆圈参数进行合理探讨,研究注浆圈厚度、注浆圈渗透性对隧道涌水量、衬砌水压力、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增加注浆圈厚度或降低注浆圈渗透性可降低衬砌水压、控制涌水量、保障结构安全,但并不代表实际工程中注浆参数需要追求最值,而应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选取相对合理的注浆参数;结合模拟计算结果与同类工程案例,建议依托工程注浆圈厚度以5~6 m、渗透性比值以注浆前的1/50(渗透系数为2×10-6 cm/s)为宜,并应结合实际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合理确定现场注浆参数。  相似文献   
210.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控制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保证某型高速动车组在线路上安全、平稳运行,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轨道不平顺波长和幅值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轨道养护维修时需重点关注的不平顺波长范围.针对某型高速动车组,将轨道不平顺简化为不同波长、不同幅值的谐波型高低、轨向、水平和扭曲不平顺,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对不平顺激扰下的车辆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分析表明,中、短波长的不平顺对轮轨动力相互作用和行车安全性有显著影响,对运行平稳性也有一定影响;中、长波长的不平顺主要影响运行平稳性.不平顺幅值对车辆动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基本呈线性变化,敏感波长条件下的不平顺幅值变化对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尤为显著.分析结果确定了某型高速动车组的敏感波长范围及其幅值影响规律,明确了养护维修重点,将有助于提高养护维修效率,提升高速动车组运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