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7篇
  免费   349篇
公路运输   1815篇
综合类   1299篇
水路运输   1982篇
铁路运输   1259篇
综合运输   121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65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443篇
  2020年   313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高速铁路桥梁的平顺性和稳定性对运营列车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有很大影响。为研究冲压机械产生的外部振动激励对高铁桥梁的影响,首先通过对此机械引起的地面振动进行实测,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确定最大冲击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地面振动及传播至桥墩处的振动;然后通过建立列车-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学模型,将桥墩处的地面振动作为激励输入,分析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时车辆、桥梁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地面冲击振动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地面振动对桥梁响应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距振源50 m处地面振动对桥梁所产生的影响较距振源80 m处(桥墩处)的大,但对运行车辆的影响很小;随着车速由250 km/h至350 km/h,车辆及桥梁各结构的动态响应均有所增大,但都未超出安全限值。因此,冲压机械冲击作用导致的地面振动对列车-轨道-桥梁系统动态服役性能影响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52.
以1艘超细长三体船为例,分析求解其在不规则波的运动及载荷响应。根据计算,对响应结果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超细长三体船片体较小,对船舶总纵弯矩及垂向剪力分布的影响较小。但由于船舶重心后移,总纵弯矩及垂向剪力的最大响应也略后移;计算得出的横向弯矩分布规律表明,三体船在船宽方向也可假设成两端简支的单跨梁,据此为校核三体船片体及主体连接结构提供依据。航速不同,导致三体船浮态不同。通过计算分析,得出适合示例三体船的最佳设计航速,可以为三体船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3.
在响应面随机有限元法和结构可靠性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某型舰船开口结构的梁板模型,采用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与分枝限界法、概率网络评估技术分析了开口结构在组合载荷作用下的可靠性。以结构的最危险点应力为输出变量,通过敏度分析忽略最大应力不敏感的变量拟和响应面方程。利用随机有限元和CAE软件结合开展结构系统的可靠性研究,避免了大型结构寻找失效模式的困难,使可靠性分析的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4.
155.
海上浮式风力机的平台受风、浪、流等环境载荷的影响,经常处于偏航工作状态,对风力机气动载荷及输出功率有显著影响。应用势流理论和叶素动量理论,构建海上浮式风力机气动弹性与水动力耦合模型,对湍流风场和不规则波浪共同作用下,处于偏航状态的风力机的输出功率及叶片载荷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额定风速工况下,当偏航30°时,风力机的输出功率平均值比无偏航时下降21.8%,叶根挥舞力矩平均值降低28.58%。在偏航工况时抑制平台纵荡、纵摇运动可提高风力机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156.
157.
158.
159.
针对某重型载货汽车车架局部出现的疲劳寿命问题,通过有限元理论生成车架的模态中性文件,并对车架进行静力分析及强度校核。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考虑车架弹性的整车刚柔耦合模型,并对刚柔耦合整车模型进行随机路面不同速度下的整车动力学仿真,提取车架关键边界载荷谱。利用S-N疲劳设计方法,选用疲劳分析软件nCode Design-Life对车架进行疲劳可靠性分析,得到车架在不同工况以及不同车速下的疲劳寿命结果及损伤位置。结果表明:车架的最小寿命满足行驶要求,并为车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