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篇
  免费   66篇
公路运输   386篇
综合类   223篇
水路运输   352篇
铁路运输   129篇
综合运输   3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在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软基处理方法在某公路的应用,并与塑排板+土工格栅+堆载预压法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比较,为类似地区的路基工程提供了软基处理的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122.
刘晓东 《科技交流》2003,33(4):110-113
通安驿牵引变电所自建成后,连续不断地发生地基下陷,墙体开裂,变压器倾斜等病害,经过调查分析,其原因为场地属Ⅲ级自重湿陷性场地,由于场地排水不畅,成为雨水和生活用水积聚地,而产生湿陷下沉。现己危及正常生产运作,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变电所进行综合治理,彻底消除其隐患。  相似文献   
123.
为了解决土地资源紧张和碱渣存放问题,采用了真空预压法对碱渣地基进行加固。实际工程结果表明,用真空预压法能对碱渣进行有效的加固,加固后的碱渣地基承载力达到100 kPa以上,可作为一般地基土来使用。  相似文献   
124.
邢书明 《铁道车辆》2005,43(7):12-14
通过对转K2型转向架装于不同自重车辆时原型和补充设计的弹簧悬挂装置参数进行的计算与分析,得出了各自的车辆自重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25.
河滩相软土路堤填筑期和预压期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伊洛河河滩相软土地基上修筑1km多长的高等级公路路堤实际工程,设计软土地基变形现场观测方案,采用测斜导管、沉降板等测试方法,对软土地基变形进行长达2年多的观测研究,共获取数据2万多个。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结合河滩相软土特点,提出软土地基路堤施工控制的最薄弱层法和预压期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6.
高等级公路超载预压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多条高速公路监测资料,对S~H之间的关系和超载厚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变超载设计理念及超载预压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7.
刘良志 《港工勘察》2003,(44):38-39,50
介绍真空预压应用中的监测及地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8.
砂井联合超载预压控制软土地基路基工后沉降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函数,软土地基路基工后沉降、沉降速率双控制指标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砂井联合超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优化设计模型。通过一实例,采用遗传算法对控制工后沉降的3个主要设计参数:砂井间距、超载量和预压时间进行了优化求解。按优化的参数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铺轨时加固区主固结沉降已完成,地基的工后主固结沉降大小主要取决于砂井底部的受压土层,控制的主要参数为超载量和预压时间,同时表明了作者所采用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9.
综述了国内重型汽车驾驶室和底盘用量较大的钢材-冷轧钢板、热轧钢板和圆钢在重型汽车上的应用现状,讨论和分析了降低汽车自重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0.
真空排水堆载预压加固软土地基及观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贤福 《铁道建筑》2005,(10):35-38
阐述真空预压法处理软基的工艺原理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施工方法,并结合工程施工实例,对地基的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等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工程质量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