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20篇
综合类   41篇
水路运输   537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01.
长江下游航道维护管理船舶内部装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在分析现有船舶内部装修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原则,对内部装修的基本要求、装修原则、施工工艺、检验标准、装修材料、设备配备和布置等提出了标准化建议,并分别对不同船型的不同功能舱室的内部装修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现有船舶的改造、维护、保养以及新造船舶的设计、建造、检验等均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02.
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航标管理与服务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结合厦门航标航标信息化建设实践,提出了对航标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思考和建议.首先,分析了顶层设计的基本概念、必要性以及地位作用.其次,对航标信息化顶层设计的主要问题、内容及其意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从战略全局的高度谋划信息化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对于中国海事航标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3.
曼厅大沙坝浅滩位于景洪下游30 km的大橄榄坝,是一个散流、游荡型浅滩,是澜沧江航运的一个卡口河段,若采用传统航标,其使用和维护效率很低。针对澜沧江流域地理环境险恶,常规通信方式无法完成数据传输的特点,介绍了一种通过卫星通信方式和逆向差分方法实现在该河段的智能航标的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604.
念伟  吴益新 《人民交通》2020,(3):66-66,68
数字化航海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对航海领域中技术的应用提出更高的要求。以AIS技术应用为例,被广泛用于航海领域中,特别其中AIS航标可发挥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将对AIS技术做简单介绍,分析当前AIS技术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应用问题,最后提出AIS技术航标管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05.
应用多功能航标的实测数据建立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准确复原所在河道流态,分析了模型的可适用性及可调整性,结果表明:1)模型适用性较强,在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匹配和不匹配时,模型均可应用多功能航标实测数据实现对河道的流态复原,其中水位误差在10 cm以下,流速误差约0.2 m/s,流场复原与实际情况相符。2)模型具有较好的参数可调整性,不同情况下依据多功能航标数据通过局部参数微调即可完成模型的率定。  相似文献   
606.
为提高对大型航标船的风险管理能力,介绍综合安全评估(FSA)的基本方法及其在大型航标船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评估航标船作业期间的所有危险,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期将风险排除或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进而提高船舶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07.
李峰  曾乐  刘斌  蔡昊  施勤  林治家  郝江凌 《水运工程》2023,(11):173-179
为了进一步改善长江下游重点航段的航标布设方案和航路航法,完善通航环境,探索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辅助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虚拟航标布设优化的方法,并以密集港区临港侧航道、深水复合航道和主航道到港口“最后一公里”航道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电子航道图,针对船舶交通流的船舶轨迹回放、碰撞危险度分析、船舶轨迹线分析、航道门线分析和船舶航标间距分析等方法能够以可视化的手段有效地找到航标布设方案的薄弱位置,为AIS虚拟航标的增设优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08.
609.
闫磊  张璐 《航海》2023,(5):46-48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航标管理的方式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提升。本文介绍了固定航标的相关概念和管理规定,分析了固定航标失常的常见现象和原因,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对固定航标失常的各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