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65篇
  免费   384篇
公路运输   3699篇
综合类   2738篇
水路运输   7307篇
铁路运输   1439篇
综合运输   466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313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942篇
  2013年   684篇
  2012年   1054篇
  2011年   1050篇
  2010年   1007篇
  2009年   1064篇
  2008年   1107篇
  2007年   812篇
  2006年   908篇
  2005年   808篇
  2004年   670篇
  2003年   568篇
  2002年   425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320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高雄 《中国水运》2003,(4):22-23
应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工程部主任阿里亚斯的邀请,由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组团,访问考察了享誉世界的巴拿马运河.  相似文献   
22.
长江口深水航道自试通航以来,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航槽由原来的8.5n mile到目前的28n mile,从船舶操纵的角度讲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追越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此文就此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23.
汽车产品的质量总是会受到巨大的关注。质量较差会导致财务成本的增加,这使得制造商把提升质量作为一项商业必要的手段。过去的数年中有无数方法和流程被用来减少浪费和消除缺陷 (比如6-Sigma法和TQM完全质量管理法)。我们并不缺少这样的衡量工具,来衡量因质量问题和返工而产生的负面经济效益。运用这些衡量工具能够理解质量对每辆车或者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的影响,并且帮助公司取得显著的产品质  相似文献   
24.
25.
建设内河航运是一件复杂、废大、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有大量思想认识问题需要共同探讨,尤其指导思想,为了加速我国建设内河航运步伐,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6.
阐述船舶操纵模拟器在港口航道设计中的应用情况。通过上海港外高桥挖入式港池设计研究的实例说明模拟器的成功运用。这些模拟技术和方法对于降低航道费用、增强船舶营运安全和提高港口生产效率都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27.
《水运工程》2006,(B09):73-73
9月13日.国内首条“四自”航道(自行贷款、自行建设、自行收费、自行还贷)浙江湖州市妙湖线改造工程。顺利通过竣工质量鉴定,被评定为优良工程。妙湖线的建设,有效破解了航道改造筹资难题,开创了航道建设融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从郑西客运专线列车运行时段分布频率着手,综合比较分析几种天窗开设方式的特点,针对郑西客运专线跨线列车和夕发朝至列车的实际运行组织要求,分析各种维修天窗开设方式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提出郑西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天窗以夜间0~6时采用隔日单向矩形垂直天窗为宜的结论。  相似文献   
29.
朋友,你知道在长江口附近的绿华山锚地.终年停泊着一艘11.95万吨的“新双峰海”轮作为减载平台,昼夜忙碌地为提高上海港大型进口散装货船通过能力,默默地作着贡献。  相似文献   
30.
从“九·五”期开始,由于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广东省迎来了一个航道建设高峰期,预计至“十·五”后期,广东省“三纵三横”骨干航道网将基本形成,航道基础设施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航道建设、维护和管理发展趋势如何,今后路在何方,这是大家极为关心的问题。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高等级航道发展,低等级航道萎缩的必然趋势 按最新全省航道定级资料统计,广东省航道里程为13687公里(而非习惯上的10808公里),现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