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31篇
  免费   989篇
公路运输   6591篇
综合类   5447篇
水路运输   8189篇
铁路运输   3293篇
综合运输   800篇
  2024年   191篇
  2023年   551篇
  2022年   570篇
  2021年   721篇
  2020年   508篇
  2019年   559篇
  2018年   287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434篇
  2015年   646篇
  2014年   1128篇
  2013年   1053篇
  2012年   1193篇
  2011年   1328篇
  2010年   1273篇
  2009年   1255篇
  2008年   1320篇
  2007年   1132篇
  2006年   1101篇
  2005年   966篇
  2004年   1066篇
  2003年   1047篇
  2002年   802篇
  2001年   784篇
  2000年   601篇
  1999年   466篇
  1998年   427篇
  1997年   410篇
  1996年   420篇
  1995年   329篇
  1994年   278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216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18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边坡土体中的膨胀力是导致膨胀土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基于湿度应力场理论,采用ANSYS软件的热传导分析功能模拟分析边坡的降雨入渗以及膨胀变形,并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不同条件下边坡安全系数进行计算,分析了膨胀土边坡稳定规律,为膨胀土边坡处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2.
文章针对石板尾隧道浅埋偏压段台阶分部法施工的特点,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隧道某一断面动态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以配合和指导隧道新奥法施工。通过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数值模拟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可供隧道新奥法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853.
基于Bayes判别方法,选取水化学常量组分作为判别指标,利用叙岭关隧道地区9个动态监测点的53个水样样本建立了该地区的水源判别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其回判准确率为96.23%,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工程推广能力.利用建立的判别模型,对叙岭关隧道1号溶洞内两个出水点RQ1和RQ2的水源进行了识别,并结合其流量动态变化特征、同位素分析结果,以及1号溶洞发育位置,推断1号溶洞内两个出水点的水源为P1m+q含水层中的岩溶地下水.根据判别结果,建议1号溶洞采取“以排为主”的原则加以处治,并尽量保留溶洞水的过水通道.  相似文献   
854.
静态爆破法在深圳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  郭伟 《现代隧道技术》2012,49(2):110-113,131
静态爆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爆破施工技术,它可在无震动、无飞石,无噪音、无污染的条件下破碎或切割岩石或混凝土构筑物。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土建工程安托山站—侨香站区间矿山法施工竖井系选用此工法在2 500 mm×3 000 mm雨水箱涵附近成功地进行了中、微风化花岗岩开挖施工,确保了雨水箱涵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55.
文章以京包线旗下营隧道工程为例,通过比较高密度电法与地质雷达法酮优劣,提出采用高密度电法进行隧道病害检测,并总结了在应用高密度电法前应进行的准备工作,阐述了高密度电算法在现场检测时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56.
"由于水流、结构、地质都有不同的介质,遵循着不同的运动规律,他们之间的影响非常显著,运动也极为复杂。而航道的泥沙在水流、潮流及波浪作用下,运动的机理非常复杂,对航道的影响较为巨大。"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张华庆认为,特殊的大浪条件下,沿海深水航道的整治和养护需要研究其结构和地质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57.
建立了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实例对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有效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858.
文章以沈阳地铁中街站大跨度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应用FLAC3D计算软件,对复杂条件下浅埋暗挖大跨度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洞桩法施工开挖方案,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将动态施工开挖过程划分五个工况进行模拟,分析各施工工况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和分布规律,并按工程信息化施工要求事前将预测数据提供施工单位,以指导施工控制地表沉降。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洞桩法开挖施工过程中,对地层土体扰动较大,明显影响隧道中心附近地表变形的步序是小导洞开挖和初期支护扣拱施工阶段,约占最终沉降量的70%;而其他步序影响较小。最终,地表沉降在隧道横向分布呈"W"形态。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具有较好的拟合性,表明利用数值分析方法预测大跨度隧道施工期地表沉降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859.
邢修举 《隧道建设》2019,39(2):287-293
针对岩溶发育地区隧道开挖时现有地质预报技术对岩溶突水较难做出准确预测的问题,设计出大断面三维多匝小回线瞬变电磁探测技术。依据岩溶发育特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掌子面前方25 m和50 m处不同体积富水溶洞进行模拟,研究掌子面前方不同距离和规模的低阻异常体瞬变电磁响应特征。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在张吉怀铁路古丈隧道岩溶发育段进行探测验证,结果表明: 1)溶洞模型在二维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上25 m和50 m处形成闭合、视电阻值小于60 Ω·m的低阻区,低阻区与设计的模拟体的位置和范围一致; 2)大断面三维多匝小回线瞬变电磁探测三维显示结果与现场实际揭露情况基本吻合,采用该技术能够准确预报掌子面前方17~30 m、隧道两侧20 m到隧道中轴线的充泥含水溶洞。  相似文献   
860.
针对车道保持系统中的横向控制问题,采用人工势场法设计了转角控制器。选择跨道时间为势场参数,建立多模式跨道时间模型,以跨道时间为变量设计势场函数,以得到的势场力代入参考车辆模型得到理想横摆角速度和理想侧向加速度,以车速为阈值计算出理想方向盘转角,用PID控制跟踪理想方向盘转角实现车道保持。利用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还与传统道路势场法做了对比,并在实车上验证了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