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32篇
  免费   989篇
公路运输   6592篇
综合类   5447篇
水路运输   8189篇
铁路运输   3293篇
综合运输   800篇
  2024年   191篇
  2023年   551篇
  2022年   571篇
  2021年   721篇
  2020年   508篇
  2019年   559篇
  2018年   287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434篇
  2015年   646篇
  2014年   1128篇
  2013年   1053篇
  2012年   1193篇
  2011年   1328篇
  2010年   1273篇
  2009年   1255篇
  2008年   1320篇
  2007年   1132篇
  2006年   1101篇
  2005年   966篇
  2004年   1066篇
  2003年   1047篇
  2002年   802篇
  2001年   784篇
  2000年   601篇
  1999年   466篇
  1998年   427篇
  1997年   410篇
  1996年   420篇
  1995年   329篇
  1994年   278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216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18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本文对连续作业模式下的四点法检测进行分析,求出B点偏离及D点偏离对C点矢距的影响,然后建立拨道过程的数学模型,同时定义A点偏离对C点矢距的影响,最终建立四点法检测拨道修正值计算的数学模型,同理推出三点法检测拨道修正值计算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72.
针对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施工安全性问题,基于有限元摩尔库伦原理对不同施工工法的三维隧道交叉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分析CD法、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的新建公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引起的公路隧道施工不同部位稳定性演变和运营铁路隧道沉降变化,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自身隧道开挖,双侧壁导坑法在控制拱顶沉降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水平收敛上CRD法效果最好,其次是双侧壁导坑法。不同工法对既有铁路隧道的沉降影响不同,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公路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隧道的沉降影响最小,且不建议在交叉隧道处采用CD法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973.
研究目的:高密度电法是一种常用的桩基岩溶注浆质量无损检测方法,为使该方法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本文采用RES2DMOD软件(版本号3.0)对桩基岩溶注浆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进行了高密度电法二维正演数值模拟.研究结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完整注浆体和岩溶注浆缺陷在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断面图上均有反应,分别为高阻异常和低阻异常....  相似文献   
974.
本文采用荷载传递法,假定桩侧土荷载传递函数符合弹性—应变硬化—理想塑性三折线模型,考虑桩身自重的影响,推导出抗拔桩桩项上拔荷载-位移曲线的解析算式,适用于多层地基中的抗拔桩.应用本文方法,同时可以得到抗拔桩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沿桩长的分布.通过对实例的拟合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为抗拔桩荷载传递机理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并可用于指导抗拔桩的设计和检测.  相似文献   
975.
上跨既有铁路结构施工既要考虑支撑系统本身安全、又要兼顾铁路运营安全;支架系统的设计、施工方面的策划既要合理周密、又要简便快捷;施工安全防护标准高。以沪杭高速铁路松江特大桥跨新闵铁路连续梁支架为例,简要介绍上跨铁路连续梁高支架设计思路及施工相应安全控制要点,即采用600 mm×12 mm钢管柱为支撑,搭设贝雷梁支架和碗扣架,解决了高度超过30 m跨既有铁路连续梁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976.
车桥系统空间非平稳随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虚拟激励法将轨道高低、方向和左右轨高差不平顺转化为一系列简谐荷载,将非平稳振动分析转化为确定性的时间历程分析,进行三维车桥系统空间非平稳随机分析。采用分离迭代法求解车桥系统运动方程,运用三倍差原理确定系统响应的最大和最小值,讨论系统响应的功率谱密度。研究表明:车体振动、桥梁跨中横向响应和轮对受到的横向轮轨力的随机性较大,轨道不平顺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桥梁跨中垂向响应及轮对受到的垂向轮轨力主要由确定性荷载引起。  相似文献   
977.
止水帷幕存在缺陷一直是基坑工程中的重大风险,若能在基坑开挖前判断出止水帷幕缺陷的位置,便能预先采取加固堵漏措施,可避免基坑开挖时的风险。局部渗漏必然会引起附近渗流场的变化,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对缺陷的长度、深度以及土体渗透性与帷幕外侧渗流场分布规律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不同工况下缺陷对渗流场分布的横向和竖向影响范围变化规律,证明了根据流速变化判别缺陷存在及位置、规模的可行性。提出采用声纳法可对土体中渗流场分布进行检测,进而可根据渗流场分布判别出缺陷的规模与位置。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了研究结论及声纳法检测技术的准确性,为轨道交通深基坑工程止水帷幕缺陷判别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978.
为防止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2#桥墩建设对拟建的武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和整治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提出将桥墩防护工程和其周边航道整治工程合二为一的设计方案,统筹安排施工进度,并根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调整设计方案,解决了桥梁建设与航道整治工程之间的矛盾,确保两项工程保质、保量、按时竣工。  相似文献   
979.
周海  季岚  应铭 《水运工程》2015,(2):44-52
介绍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创新的治理理念、设计方案、施工技术和科学的动态管理方法,同时还介绍了该工程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及促进低碳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0.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以下简称"航道法")将正式施行,我国现有13万公里内河航道、8000多公里沿海航道的规划、建设、养护、保护、管理将有法可依。航道法的出台,对于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最大化意义重大。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宣传贯彻《航道法》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深刻认识《航道法》的重要意义,以贯彻实施《航道法》为契机,认真学习、精心实施,切实保护好、利用好有限的航道资源,开创航道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水运强国建设助力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