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1945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6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电磁脉冲武器对舰艇产生严重威胁,舰艇在电磁脉冲武器打击下的生命力与电磁脉冲武器自身的性能,载体打击精度,到达目标的功率密度,波束对目标的照射面积及舰艇自身的防护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202.
袁斯明 《航海》1998,(3):29-29
目前,台湾海军部队共装备各型舰艇近560艘,其中主要作战舰只65艘,作战艇只约170艘,两栖舰只22艘,两栖艇只283艘,其中辅助舰船20艘。从以上情况来看,台湾海军现役舰艇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防空、制海作战能力较强,侦潜、反潜能力较高 从70年代初开始,台湾海军陆续在驱逐舰上加装“天  相似文献   
203.
204.
显控台作为舰艇作战系统的主要装备之一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针对协同显控台介绍了其系统组成和实现方案,并对显控台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5.
本文打算首先回顾一下人民海军两栖作战舰艇的发展历史,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一下近年来新型两栖作战舰艇的建造和改进,最后预测一下海军两栖作战舰艇的发展前景和方向。要特别声明的是,本文资料全部取材于公开报道,分析和预测中如有与实情雷同或者“歪打正着”,实纯属巧合。  相似文献   
206.
水面舰艇的贴身卫士-小口径火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口径火炮是水面舰艇的基本装备之一、其火力强大、弹丸密集、反应快速、操作灵活、重量轻巧、造价低廉、适装性强、功能繁多以及射速高、备弹多的优良战技特点颇受各国海军的青睐。多年来,小口径舰炮不像大中口径舰炮那样经历过大起大落,而是一直保持久盛不衰。在反导防空、对水上目标(包括漂雷)作战、应付突发事件、实施战术威慑及对付海上恐怖活动等方面,小口径舰炮的作用独树一帜,不可或缺,素有水面舰艇“贴身卫士”之美称。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反舰导弹对水面舰艇的威胁日趋严重,小口径舰炮的作用更是备受推崇,各主要海军国家竞相推出了一系列空前先进的小口径舰炮。人们有理由相信,作为短兵相接的利剑,小口径舰炮将和近程武器系统一样,成为水面舰艇的“杀手锏”。  相似文献   
207.
208.
舰船抗爆及抗冲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领域,涉及到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弹塑性力学、断裂力学、气体热力学、计算流体力学等多种力学学科。虽然该领域的研究始于半个世纪以前,但是仍有许多理论问题尚待研究与探索;有大量的工程问题期待创新与发展。荷兰普林斯莫里茨实验室(TNO—PML)在研究舰船抗爆与抗冲击的建模及评估方面颇有建树,他们的抗冲击实验室可针对不同结构的抗爆要求配备不同的试验设备及模型,他们独创的一系列分析工具能为舰船提供平衡的抗爆设计。  相似文献   
209.
在70年代“旅大”级驱逐舰服役之前,中国海军只有4艘“自豪”级和2艘二次大战时期的日本驱逐舰,这就是一个大国海军所有的重型水面舰艇力量。60年代初期,中国在江南造船厂开始建造6610型火炮护卫舰,该级舰也称为“江南”级护卫舰。这是中国首次尝试自行设计大型作战舰只,目的是为替代越来越不堪使用的老式水面战舭做准备。中国当时奉行的外交政策使其没有任何办法从国外获得装备以更新破败不堪的海军舰队。  相似文献   
2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