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15篇
综合类   182篇
水路运输   76篇
铁路运输   20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JPA,药物分析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与Elsevier合作出版的一本药物分析专业领域的英文杂志,在全球范围公开发行。JPA于2011年3月创刊(CN 61-1392/N,ISSN 1671-8267),季刊(2012年  相似文献   
182.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测定氢溴酸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方法。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加兰他敏与力可拉敏对鲁米诺-铁氰化钾发光体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与药物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氢溴酸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并采用单因素优化方法对可能的影响分析方法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在优化条件下,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10-3~10mg/L和5×10-2~10mg/L;检出限分别为0.53μg/L和2.60μg/L。结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方法可以用于氢溴酸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药物制剂和生物样品的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3.
学龄儿童白血病治疗中的心理问题与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学龄儿童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 对学龄儿童白血病这一特殊人群在临床诊治中的心理卫生状况进行观察。结果 发现患儿在疾病诊治过程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环境的改变、白血病本身的影响、治疗方法的采用及家庭、社会等因素均对患儿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这类关系疾病的预后和患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结论 学龄儿童白血病在治疗中的心理问题必须引起儿童医护  相似文献   
184.
日常外用药物及化妆品在高压氧舱内自燃可能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系统地检测临床高压氧治疗中经常遇到的外用药物,用品及化妆品入舱的自燃可能性,以正确掌握防止随意性,方法用微型实验纯氧舱对93种外用药物,用品及化妆品逐一进行模拟HBO治疗实验检测。结果 各被检物质在室温22-28℃,室内相对湿度60%-80%,舱中氧浓度95%以上,实验压力为0.3MPa下,在90分钟检测时间内未发生闪燃,自燃,着火及爆炸。  相似文献   
185.
目的 探索用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方法。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运用益肾化瘀法治疗15例老年性痴呆。结果 14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 益肾化瘀法可有效地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186.
晚期及复发性宫颈癌预后差,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许多研究以宫颈癌形成过程中的各种信号转导环节为靶向,寻找新药物和治疗策略,包括靶向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表皮生长因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环氧合酶-2、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等。虽然还没有任何药物被准予临床应用,但有关贝伐单抗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出靶向肿瘤血管生成通路是颇具吸引力的宫颈癌治疗策略。随着宫颈癌成因机制的明了,分子靶向药物的产生及应用将会为宫颈癌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7.
目的 对乌药挥发油的血清药物化学进行研究,并观察乌药挥发油对兔肠道运动的影响.方法 建立HPLC色谱分析方法;分析乌药挥发油给药前后血浆样品与其体外乌药挥发油的成分变化,鉴定血中移行成分.按在体肠实验操作,观察灌胃给予乌药挥发油时,兔肠肌收缩频率及幅度的变化.结果 体外乌药挥发油在11.6 min处有峰,给乌药挥发油后30 min、1h、1.5h、2h、4h、6h的血浆与空白血浆相比,在11.6 min和46.5 min有新成分被测出.给乌药挥发油前后兔肠运动的频率和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呈下降趋势.结论 乌药挥发油有成分吸收入血,并对兔在体肠的运动有抑制趋势.  相似文献   
188.
目的构建pEGFP-N1-TNFα重组质粒并鉴定,为转导CIK细胞并定位表达奠定基础。方法以pMD19Sim-ple T-TNFα为模板,PCR扩增TNFαCDS区片段,将PCR产物进行15g/L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回收TNFα条带,用BglⅡ和HindⅢ将TNFα的PCR片段及目的载体pEGFP-N1双酶切,然后进行连接。连接产物转化至DH5α中。挑取克隆,提质粒,进行鉴定。结果 PCR扩增片段、双酶切出现722bp大小的目的基因条带与预期结果相符;插入片断测序结果与合成的寡核苷酸序列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GFP-N1-TNFα,为下一步用纳米材料转染CIK细胞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9.
针药结合治疗“梅核气”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梅核气”的疗效。方法 针刺中脘、内关、合谷、太冲、足三里等穴结合口服药物,治疗30例病人,并与单纯性针刺或口服药物各30例进行对照。结果针刺组与药物及针药组的有效分别为73.33%、60.00%、93.33%(P〈0.05,P〈0.01)。结论 针药组的疗效优于针刺组及药物组。  相似文献   
190.
目的 通过观察NO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和NO合成前体左旋精氨酸对去甲吗啡在离体豚鼠回肠上耐受性产生的影响,研究NO在阿片类药物耐受性产生中的作用。方法 以离体豚鼠回肠为实验对象,分别测定回肠对照组和药物组4℃孵育3h后对NM的剂量反应曲线,结果 回肠分别在NM,NM和L-Arg中孵育后,剂量反应曲线明显右移,而经NM和NOArg孵育后对NM的敏感性不变。结论 NO在去甲吗啡耐受性产生中起着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