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孙明明  李昕 《船舶力学》2021,25(11):1523-1532
依据变形失稳和有限应变理论,在考虑应变强化效应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屈服准则的完好管道失效压力计算方法.基于统一屈服准则的管道失效压力解析解,结合完好管道实际爆破压力数据,得到不同材料属性的管道内压失效时适应的屈服准则.根据不同应变强化指数的管道内压破坏屈服准则差异性,对失效压力解析解进行改进,通过与现有试验结果的比较,改进的解析解预测的失效压力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2.
为了控制钽薄壁管焊接成形的质量,进行钽薄壁管开口间隙场计算模型的研究。借助有限元方法、薄壳理论以及平板弯曲理沦,得到整体单元的刚度矩阵,建立了钽薄壁管开口间隙场计算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精确描述了钽薄壁管焊前成形开口间隙的形状.利用该模型可以系统地研究钽薄壁管焊前成形的过程,为正确地选择成形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试验表明,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33.
现浇薄壁管桩施工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南京南站站前工程的施工特点,介绍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PCC桩)的施工工艺,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4.
现浇薄壁管桩技术在上海北环高速公路地基加固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技术及其在上海北环高速公路软基加固中应用。对现浇薄壁管桩进行了静载试验,结果表明桩容许承载力超过了设计值,满足了工程要求。低应变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桩身质量完整。研究表明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技术是高等级公路软基加固中的高效、经济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35.
帽型薄壁管件准静态压溃模拟计算中焊点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项玉江  范子杰 《汽车工程》2004,26(6):750-754
以单帽薄壁管轴向准静态压溃试验为基础,研究了帽型薄壁管准静态压溃有限元分析中焊点的建模方式。在Ls-Dyna平台上系统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焊点模型对于单帽结构准静态压溃模拟计算中平均压溃力及变形模式的影响,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得出了适用于帽型薄壁管准静态压溃模拟计算的焊点模型。  相似文献   
36.
薄壁管桩在高填土路堤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采用薄壁管桩复合地基加固高路堤软土地基的新技术。重点阐述薄壁管桩的施工工艺、质量检测和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7.
结合现浇薄壁管桩(以下简称PPC桩)在盐通高速公路及上海北环高速公路中的应用,通过一系列现场试验,对现浇薄壁管桩沉桩拔管速度、混凝土材料塌落度、沉桩过程对场地土性影响及沉桩挤土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优化的工艺技术参数。沉桩观测表明PPC桩存在一定的挤土效应,但在目前的设计间距下不会对邻桩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38.
改进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具有强度高、穿透能力强、施工工期短、检测方便等优点,用于加固深厚软弱垃圾土路基.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振动沉模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技术,可快速加固软土地基,具有承载力高、施工工艺简单、质量可靠、工效高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The stowing and deploy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for three 700 mm long thin-walled tubes, and the structural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clearly, including strain, deformation and wrapping moment. 3D finite element models (FEM) were built subsequently and explicit dynamic method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stowing and deploying of the lenticular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FRP) thin-walled tubular space boom, which was designed as four-ply (45°/ − 45°/45°/ − 45°) lay-up. The stress and energy during the wrapping process were got and compared with different wrapping angular velocity, the reasonable wrapping angular velocity and effective method were conformed, and structural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as well,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erical results by 0.628 rad/s velocity agree well with the measured values. In this paper, the numerical procedure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valuable to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CFRP thin-walled tubular space boom and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