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25篇
  免费   725篇
公路运输   6533篇
综合类   4852篇
水路运输   3532篇
铁路运输   3364篇
综合运输   669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483篇
  2021年   615篇
  2020年   438篇
  2019年   475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491篇
  2014年   849篇
  2013年   845篇
  2012年   845篇
  2011年   1003篇
  2010年   1026篇
  2009年   1016篇
  2008年   1058篇
  2007年   947篇
  2006年   882篇
  2005年   722篇
  2004年   790篇
  2003年   842篇
  2002年   625篇
  2001年   605篇
  2000年   433篇
  1999年   317篇
  1998年   316篇
  1997年   291篇
  1996年   304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针对公路路堑边坡折线型滑动,采用Sarma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然后采用解析法求解其破坏概率,对一边坡进行分析,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972.
北京妫水河大桥钢梁架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采用“在线桥上拼、横移就位法”架设妫水河大桥5孔128m下承式简支钢桁梁的施工方法,本方法在大距离横移,横移设施等方面有一定的创新。  相似文献   
973.
沈文 《东北公路》2000,23(3):36-38
交通量预测是公路网络规划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在传统的路段交通量预测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路段交通量OD模型法,根据实际道路网的形状,通过使路段交通量的预测值与观测值一致来进行模型推算,从而计算出规划网络上的交通量。与现有方法相比,可得出精度更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4.
汽车半轴凸缘的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张义民  林逸 《汽车技术》1997,(9):7-8,56
在基本随机变量的概率特性已知的情况下,采用摄动法对汽车半轴凸缘进行可靠性设计,并编制了实用的计算程序,可以方便准确地得到汽车半轴凸缘的可靠的可靠性设计参数,此方法对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975.
双侧壁导坑法在隧道特殊段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奥法是隧道施工普遍采采的方法,但在合(肥)-芜(湖)高速公路试刀山隧道特殊段施工中,坚持新奥法,先后采用正台阶法,上导洞法均未成功,最后通过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才得以顺利贯通。本文仅就该法的具体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76.
正交试验法是应用数学中的配均衡、正交可比的原理,和的试验次数求得良好经济 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该文介绍了兴安盟高力板大桥在预庆力砼空心板理论配合比设计中, 试验法求得较合理的配合比实例。  相似文献   
977.
978.
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图解法和试算法进行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不仅在运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方法本身也很繁琐,结果又难以达到的程度。为此本文提出了最小二乘法和线性法两种新的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作者还将这两种新的组成设计方法编为BASIC语言程序,以便设计时使用。  相似文献   
979.
桩基础m法计算系数的统一表达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相略 《公路》1993,(6):18-22
本文提出了桩基m法计算A_1、B_1……等系数计算的统一表达公式,给出了重新计算的加密表,与桥规核对无误。讨论了(?)≥4.0以后系数变化的规律。并给出了“计算桩顶变位的用表”。  相似文献   
980.
关于机车车辆-轨道系统运动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机车车辆-轨道系统介绍了建立运动方程的两种新方法: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及矩阵组装法.通过比较分析,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更加具有高效简便的特点,同时它对于其他复杂系统的运动方程的建立亦很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