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篇
  免费   35篇
公路运输   298篇
综合类   205篇
水路运输   336篇
铁路运输   194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通过对东明黄河公路大桥主桥十多年的观测,摸索出一套对预应力连续刚构——连续梁桥的养护观测程序,分析了跨中下挠与结构箱梁开裂的互为关系,探讨了温度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总结了连续刚构——连续梁桥的养护观测技术。  相似文献   
242.
定性分析了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并结合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东莞市东部快速路桥头软基加固中的应用,通过现场试验观测资料,对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桩土荷载分担、沉降以及路堤稳定性等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3.
沉降观测和预测是验证软土地基设计、指导施工的重要手段,文中介绍“吴堡至子洲高速公路软弱土地基处理试验工程动态观测及稳定沉降分析”第一阶段沉降观测及预测结果,可作为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44.
软土路基施工沉降观测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软土路基施工沉降观测的范围、主要内容、点位布设、设备埋设的技术要求,以及施工中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45.
为探讨不同场景中行人群组运动的微观特征,并比较不同类型群组运动差异,本文通过大学校园内楼梯上及通道内的观测实验,获取行人运动的相关数据,研究了群组大小、社会关系、运动场景和性别对群组运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大学校园内行人成组比例低于商场周围行人成组比例;群组成员间的交流方式等因素会影响群组构型;由于群组成员越多相互协调就越困难,所以群组规模越大,其速度越小;此外,男性群组速度大于女性群组速度,情侣间频繁的交流也会对其速度产生负面影响;就差异性而言,2 人和3 人群组间的速度差异小于单人和2 人群组间的速度差异;单个行人不同性别间的速度差异大于2 人和3 人群组不同性别间的速度差异;楼梯上单人与群组的速度差异没有通道内明显.  相似文献   
246.
张声谷 《水运工程》2001,(5):69-72,77
介绍葛洲坝2号船闸下闸首挠度位移变形的主要规律,以及采用微机电容感应式垂线遥测系统,对高水头船闸闸墙挠度变形监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试用情况。  相似文献   
247.
研究目的:以哈大客运专线运粮河特大桥墩台沉降观测为背景,介绍运粮河特大桥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与观测方法;采用曲线拟合法综合分析了桥梁墩台的沉降变形趋势,运用灰色系统的新陈代谢GM(1,1)模型建立累积沉降的预测模型,来分析桥梁墩、台的沉降量,掌握其变形规律.研究结论:通过对哈大客运专线运量河特大桥墩台沉降观测数据进行的分析与评估,采用曲线拟合法分析其沉降变形趋势,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对桥梁墩台进行预测,得出以下结论:桥梁墩台的沉降已经渐渐趋于稳定,运用灰色系统的新陈代谢GM(1,1)模型建立累积沉降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可以用于累积沉降的预测.  相似文献   
248.
禹登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注浆治理工程质量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禹登高速公路采空区治理工程的实践,总结完善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高等级公路下伏采空区注浆治理工程质量和效果检测评价的综合方法与技术,可供国内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49.
G312沪宁段拓宽改建路基拼接技术,对不同地质条件、填土高度等分别采用超挖换填和粉喷桩加固。通过对典型路段地表沉降以及深部侧向位移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效果显著,满足了路基拼接控制标准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50.
根据宁明膨胀土的工程地质和土性特征,长沙理工大学膨胀土课题组采用包盖法对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K133 640~ 810段进行了处治。该路堤用灰黑色膨胀土作为下路堤填芯填料,填筑总厚度达6 m,长度达170 m。对路堤工后一年半原位跟踪观测,得到了包边土及填芯膨胀土的水分变化及胀缩变形的特征及其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文章结合路堤沉降量的观测结果,分析了包盖法处治膨胀土路堤的可行性,为公路膨胀土填料处治和路堤加固设计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