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1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2317篇
综合类   509篇
水路运输   273篇
铁路运输   427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用磁富集法检测53例患者的积液中(20例为胸腔积液,32例为腹腔积液,1例为心包积液)的恶性肿瘤细胞,并与常规的细胞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得出磁富集法用于检测腹腔或胸腔积液中的恶性肿瘤敏感性高于常规的细胞学检测,其结果有利于更准确的肿瘤分期.  相似文献   
52.
(接上期)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既有故障码又有故障现象的情况。本期我们继续举例介绍在有故障码却没有故障现象的情况下怎样利用自诊断功能排除汽车故障。[第一段]  相似文献   
53.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检测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借以帮助肿瘤筛查、诊断分类、监测复发、疗效评估以及预后判断。目前,尚没有一种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其敏感度和特异性是临床应用的选择性指标。肿瘤标志物阳性并不意谓着患有肿瘤。本文简述了13种常用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提示了肿瘤标志物与消化、呼吸、妇科、前列腺肿瘤的指示关系。肿瘤标志物的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揭示肿瘤发生发展、改善检测技术、评估联合检测意义仍是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4.
主要介绍PLC、研华板卡、变频伺服自诊断技术在设备检修中的应用,并对智能设备车间级监控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5.
新能源汽车属于新型汽车,近几年开始进入到我国汽车行业中并不断发展。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优势,其次分析了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类型及方式,旨在为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以此来提高新能源汽车维修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56.
57.
元征X-431 PAD V是一款配备全新Smart Link C远程诊断盒,支持乘商一体车辆诊断、双Wi-Fi通讯、ECU刷写,支持CAN2.0/CAN FD/DoIP等主流诊断协议及J2534/D-PDU/RP1210诊断通讯标准,是一款具有在线编程、智能诊断、远程诊断、多项特殊功能等诸多功能的高端汽车诊断设备。  相似文献   
58.
崔建强 《电气化铁道》2018,(1):21-26,34
应用数据融合技术、模糊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构建牵引变压器故障智能诊断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训练模糊神经网络以确定其结构和权重,并通过典型实例验证该模型在牵引变压器故障诊断中具有良好的故障诊断性能。  相似文献   
59.
0引言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方式特殊、无备用设备,列车高速运行时,其工作状态更加复杂,高速铁路对弓网动态受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过程中,如何能够高效、准确进行弓网动态运行质量的诊断与评估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接触网动态检测数据包括接触网几何参数、弓网动态作用参数、供电参数等,各参数密切关联,共同反映出接触网状态及弓网受流  相似文献   
60.
基于试验的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现有的失速试验、时滞试验、油压试验、道路试验、故障码扫描等多种试验方法,可在变速器解体之前获得故障信息。在深入分析自动变速器结构及各元件功能的基础上,将各种试验进行合理的逻辑组合,对获得的故障信息进行逻辑分析,最终可将故障源限定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分析探讨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