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23篇
综合类   93篇
水路运输   312篇
铁路运输   33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事情经过】2005年5月15日,车主方某到某某四轮定位维修部(简称B部)为车号豫AX1916的松花江车做了四轮定位,当天晚上驾车到南京,次日早上发现该车两前轮轮胎内侧异常磨损,17日从南京回到郑州后到B部协商此事。维修人员说,按调整的数据看没有问题;又测量了一次前束值,仍说没问题。  相似文献   
142.
梁晓燕  王中华 《中国港口》2005,(10):48-48,56
目前港口的法律环境存在着与港口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特别在港口经营人的赔偿责任方面,还没有建立港口经营人责任限制制度,致使港口经营人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些思考。一、港口经营人责任限制制度的概念和目前的法律规定港口经营人的责任限制是指港口经  相似文献   
143.
2002年,王某为自己购买的丰田车向保险公司投保了30万元的车损险。保险公司出单时,业务员认为夏季将至,天气炎热,为防止万一,建议王某再保一项自燃损失险。王某觉得新车不可能自燃,并且车辆还在保修期内,如发生自燃,厂家也会赔偿,因此未投保自燃险。同年7月,王某  相似文献   
144.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是我国《海商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其立法及施行涉及到国内法和外国法的法律适用和法律冲突。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将有助于对这一海事领域所特有的制度的理解。此文就我国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5.
汽车终于要被纳入“包修、包换、包退”的规定范围内了。这项千呼万唤“驶”出来的汽车三包规定草案,很快吸引了包括汽车销售商、制造商、进口商、修理商和用户的多方关注。汽车“三包”到底能不能真正兑现?“三包”规定能否真正成为规范汽车市场、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利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认为,汽车“三包”能否走好,关键看它能否成功跨过“三个坎”。  相似文献   
146.
交通肇事逃逸得不偿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军 《汽车与安全》2005,(11):54-56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伤后,肇事者故意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企图逃避法律追究和经济赔偿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7.
《水运文献信息》2006,(7):26-26
关于无单放货事实举证责任的分配 承运人的无单放货行为大多发生在国外港口。考虑到从境外取证的难度和诉讼成本问题,要求无单放货案件的国内原告到境外港口去调查取证,在实务操作中确实存在很多困难。而无单放货案件的被告作为承运人,在目的港自然都有自己的分公司或代理机构,由被告来举证证明无单放货事实的不成立,似乎更为便利。  相似文献   
148.
《水运文献信息》2006,(10):25-26
在国际货物运输中,提单(Bill of Lading)是一份非常重要的业务单据,也是一份重要的法律件。通常情况下,合法地持有提单就意味着拥有货物的所有权,买家没有付款赎单,就不能合法取得货物的所有权;承运人也必须依据正本提单才予以放货,否则必须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提单是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物权凭证(Document ofTide)。但在航运实践中,对于记名提单是否具有物权凭证的作用一直是众说纷纭,由此也引起了近几年来对于记名提单下承运人“无单放货”的案件该如何认定和处理的争议。  相似文献   
149.
赵霞 《世界海运》2006,29(6):47-49
近几年世界范围内的油污事故不仅后果严重,而且带来前所未有的各种问题,引起各国法律界和航运界的高度关注,并在油污损害赔偿的范围上有诸多争议。针对目前油污损害赔偿范围中的几个难点问题加以详细研究,包括:油污事故适用的法律、损害赔偿范围和项目的确定、纯经济损失可否列入损害赔偿的范围、环境污染后引起的海洋资源的中长期损失。  相似文献   
150.
李宏 《珠江水运》2004,(12):41-41
随着我国海上石油运输的发展,因船舶碰撞造成油污损害的风险不断增大.对于因两艘或多艘船舶互有过失碰撞而引起的油污损害,如何划分侵权赔偿责任,目前存在多种看法.有观点认为应由漏油船单方承担责任,有观点认为应由非漏油船和漏油船承担连带责任,也有观点认为应当由发生碰撞的船舶按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