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篇
  免费   87篇
公路运输   486篇
综合类   194篇
水路运输   79篇
铁路运输   218篇
综合运输   4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0 毫秒
991.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不断提高,新建隧道在穿越既有运营隧道时,对其产生的施工扰动不可避免,同时势必会增加地铁监护的难度.如何更好地从施工技术、保障方案、应对措施等角度,减小盾构穿越施工引起的运营隧道变形影响,对地下空间建设和运营有着重要意义.针对北横通道超大直径盾构下穿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区间隧道的工程,结合穿越准备、穿越过程等节点,从风险分析、穿越方案、应对策略及控制标准等监护技术和运营组织出发,以控制既有运营隧道的结构变形以及确保地铁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992.
针对复杂地况、超大水深充填袋围堰施工问题,阐述围堰袋体定位、充填、下沉控制工艺。采用打设钢管桩、定位充填袋、水下吹填施工工艺,在曹妃甸煤码头工程中完成平均水深20 m、长度150 m的围堰施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3.
研究目的:通过建立ANSYS仿真模型,研究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扰动对地表沉降和拱顶下沉2个重要安全控制指标的影响规律,从而控制地层应力重分布对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带来的不利影响;实施地层变形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和反馈设计,优化隧道开挖步序,从而实现复杂环境、软弱富水围岩条件下超浅埋超高断面暗挖隧道的成功修建.研究结论:通过仿真计算与实测变形绝对值对比,实测和仿真计算预测的地层竖向变形值在各级控制范围之内.故针对软弱富水围岩下的超浅埋超高断面隧道施工,建立以100%应力释放的平面应变模式的ANSYS仿真模型,适合现场施工过程控制和优化的需要;针对超浅埋超高断面暗挖隧道施工采用的CRD工法,仿真结果显示在软弱富水围岩条件下2、4、5和7部开挖引起的沉降量占总量的85%~90%,以此进行优化,即所述各部采用台阶式预留核心土法开挖,隧道断面以2、4和5、7部的分界面控制台阶高度,采用先贯通上部断面后贯通下部断面的分台阶CRD法施工,该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94.
康玲  王波  牟廷敏  胡鸥  王欢  邹圻 《公路》2023,(3):110-116
高原山区的桥梁工程建设环境恶劣,工程技术要求高,钢混组合桥梁中盖梁的跨径及承受的外部荷载重量正逐步突破现有技术水平。通过加强设计或者加大施工投入以维持桥梁的正常施工与运营,不仅成本耗费巨大,更会造成资源浪费,与当前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相悖。本研究依托马塘特大桥,开展超大跨预应力钢箱混凝土组合盖梁设计技术创新,提出了超大跨盖梁的设计和建造技术,为项目桥梁以及相同场景的桥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5.
阮静  胡伟  彭成明  潘桂林  林玮  彭鹏 《公路》2023,(6):122-127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主塔采用350 m超高钢箱-钢管约束混凝土组合结构,单塔肢4根钢管直径为3.6 m,内填C60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最大浇筑高度为43 m。介绍了大节段钢管混凝土总体浇筑工艺,针对“两两交替”轮流浇筑过程中存在的界面混凝土融合质量风险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模拟轮流浇筑工艺,对比了不同暴露时间下的界面混凝土流动性,并观察了界面混凝土的融合情况,建议将界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控制在45 min以内,可保证轮流浇筑条件下的界面混凝土融合质量。  相似文献   
996.
我国在建悬索桥跨度已突破2 300 m,而现行规范尚未给出评定超大跨悬索桥设计刚度的计算方法,致使其刚度选取无据可依。为研究2 300 m级超大跨悬索桥合理刚度表征指标体系,从行车安全性、舒适性的需求分析出发,提出了涵盖竖向、横向、扭转的多维度刚度体系。基于境内外刚度设计指标现状和既有桥梁刚度指标调研,提出了适用于多维度、多参数的刚度设计指标及其限值计算思路。本研究的思路可为同类超大跨度公路悬索桥刚度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探究超大粒径碎石基层材料的级配设计方法,设计达到节能减排、抗开裂要求的基层材料,以颗粒最紧密堆积、实现嵌挤致密混合料结构为目标,依据逐级填充理论和粒子干涉理论,以贝雷法原则优化级配。提出用粉煤灰和矿渣粉两种再生胶凝材料代替水泥作为结合料,提高基层抗开裂性能。基于集料的堆积密度试验,以最小振实矿料间隙率VMA为优化指标,对粗集料级配、细集料级配及再生胶凝材料分别进行设计,提出了超大粒径碎石基层优化级配曲线。最后对设计的超大粒径碎石混合料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弯拉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再生胶凝材料的超大粒径碎石基层满足路面半刚性基层材料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98.
综述了无伸缩缝桥梁(简称“无缝桥”)技术发展,介绍了无缝桥优点、应用和研究热点,分析了无缝桥纵桥向受力特点、桩-土相互作用、台后土压力与抗震性能,指出了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分析结果表明:无缝桥技术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已开展了大量的实桥监测和其他研究;在纵桥向受力方面,温度变形是其主因,现有规范中所给出的平均温差与实桥监测结果相差较大,应研究精度更高的计算方法;桩-土相互作用是整体桥受力的特点与研究的难点,在计算土抗力时,m法应限于小位移的无缝桥,位移较大时宜采用p-y曲线法;桥台桩基受力复杂,H型钢桩存在屈服、疲劳、屈曲的破坏可能,混凝土桩则易出现开裂病害;无缝桥温升时台后土压力增大,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它随水平变形量和往复变形次数增大而增大的机理、量值和分布未达成共识,有待今后深入、系统的研究;纵桥向受力分析应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考虑结构-土相互作用和节点非线性性能;钢主梁受压稳定性和混凝土主梁抗裂性能是研究与设计的关键;引板是无缝桥的病害易发构件,面板式引板应减小板底摩阻力,避免开裂和末端沉降,而斜埋入式引板应控制其末端之上接线路面的隆起和下陷;许多无缝桥新技术已被提出并得到应用,今后还需深入研究,如:新材料与新构造在无缝桥各组成部分、台背、桩基与引板中的应用等;无缝桥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健性、抗倒塌和防落梁能力,抗震研究已取得可喜的进展,但许多国家尚未形成相关的设计规定,应继续研究,为将来的应用和规范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薛宪政 《桥梁建设》2023,(1):116-122
廊坊市交通中心工程上跨京沪高铁段采用跨度布置为(118+268+118) m的上加劲连续钢桁梁桥。为保证桥梁结构的使用寿命,对该桥耐久性及安全防护进行设计。采用梁端压重、固定支座体系、优化局部构造细节、超高性能混凝土复合桥面铺装体系等多项结构设计措施保证桥梁结构自身的耐久性;采用长效涂装体系结构防腐措施保证钢结构外部防腐的耐久性。采用可视化检查小车、养护维修小车及健康监测系统等结构外在养护设备,保证结构运营期间及时得到检修与管理,耐久性得以维护。针对上跨既有高速铁路桥梁安全防护的特殊要求,采用桥面安全防护、新型防脱落高强度环槽铆钉及多功能防落梁措施,满足了施工及运营情况下桥梁安全防护要求,防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00.
以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引桥双层混凝土箱梁施工为例,从钢管格构柱为主的装配式支架的设计、施工入手,对超高支架施工的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对保证箱梁现浇施工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