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9篇
综合类   54篇
水路运输   23篇
铁路运输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黄津沙 《中国水运》2006,6(11):238-239
着重论述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主要障碍:定势,并举例说明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消极影响,严重阻碍了双方交流。定势与文化息息相关,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方法将它造成的危害降到最底,以保证交际顺利,最后,指出分析跨文化交际障碍对我们有何种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2.
胡静 《中国电动车》2008,(11):117-118,116
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着文化冲突,因此企业进行文化整合、实行文化营销的策略便成为必然。通过分析肯德基成功的"跨文化营销"策略——产品文化营销、品牌文化营销、企业文化营销,以此揭示出其营销策略对我国餐饮企业跨国发展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3.
跨文化交际是语言学的一个主要内容.跨文化交际与语言输出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不仅只是语言知识的输入,还有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语言的正确输出.  相似文献   
94.
轮机工程专业学生参加适任评估、从事跨文化交际以及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都对传统的轮机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了挑战,而交互性课堂的引进注重了学习过程的双向性、互动性、交际性和情感性。在开展交互性轮机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利用好真实语言材料以及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不是"新批评"的"细读",而是一种跨文化阐释。这种阐释不采用某一种特定的西方理论和方法,而是以自己的文化视角和思维习惯为基础,来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它是一种生命体验和理性思维并重的跨文化阐释模式。生命体验和理性思维的并重一方面使得理性分析有了更多的感性内容和具体针对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感性体悟具备了充分展开的空间。宇文所安的跨文化阐释模式是与美国汉学发展的新方向相一致的。它可以突破"区域研究"的限定,使汉学进入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它能够使中国文学产生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普遍价值,并有可能被更广泛的西方读者所理解、所接受。  相似文献   
96.
英语笑话幽默话语分析的理论不断推陈出新,但是对于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中国读者而言,文化因素在解读幽默的过程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本文从英语笑话的定义、结构和幽默机制方面分析,结合具体实例阐明移情因素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在理解笑话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语用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中运用语言不得体,不合适或不合乎习惯而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本文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原因及其后果,并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教学的语用能力,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98.
李丽 《中国电动车》2014,(7):190-190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不应该缺失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本民族文化,熟悉贯通英美国家文化,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掌握到适合今后跨文化交际活动所需要的英语知识,也才能够在国际交流活动中拥有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9.
中国英语是英语的一种变体,它的出现和存在是不争的事实。文中将分析中国英语在中国存在的客观原因及发展前景,中国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并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正视中国英语的存在,改变教学观念,应试着把唯英美英语为尊的教学方法稍作改变,结合中国的文化,面向中国,推动中国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0.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融入度不断深化,我国的职业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即对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要求也日益提升。这就意味着,职业教育的对象不仅要掌握专业技术,还需要具备国际职场中的发展能力,而这种发展能力的核心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旨在结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明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模块,并为如何在高职教育中培养这一能力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