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7篇
  免费   142篇
公路运输   763篇
综合类   904篇
水路运输   520篇
铁路运输   230篇
综合运输   82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41.
随机交通分配中有效路径的定向树搜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路网中有效路径的确定方法是进行各类随机交通流量分配的关键技术.文章将交通路网中节点位置的确定性与交通出行中路径选取的有向性相结合,模拟树的生长,提出了一种有效路径的定向树搜索算法.通过将该方法应用于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2.
动态路径诱导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动态路径诱导系统研究是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基对动态路径的综述和分类,提出了在我国进行动态路径诱导系统研究的框架。  相似文献   
143.
144.
车辆在粗糙路面上行驶时,底盘零件的弹性模态与轮胎模态或者车身声腔模态耦合,极易产生100~300 Hz的低频轰鸣,从而降低整车的NVH品质。文章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路面激励到车内噪声的所有传递路径,利用工况传递路径方法分析出对车内低频轰鸣贡献最大的关键路径;通过模态试验找到了路径上的模态原件并测试了路径与车身安装点的动刚度。根据分析结果给出改进方案,并在实车上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改善后的车内低频轰鸣峰值降低了约9 d B,改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5.
经济体量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在此次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中,由于产业结构不同、外向型程度不同、发展策略不同,不同省区表现出了显著地域差异。一、东中西部受危机影响的次序和程度显著不同东部地区的实体经济先于内地受到波及。大致上,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路径是由美国到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46.
在公众出行路线推荐方面,现有的交通出行服务系统往往采用距离最短路径算法,本文运用时间依赖的最短路径算法求得车辆通行时间最少路径,并介绍了在VB.NET语言开发平台下,使用MO地理信息系统控件技术,开发耗时最少车辆路径诱导系统的整体过程。同时,以此方案为基础实现了长沙市芙蓉区耗时最少路径诱导系统。  相似文献   
147.
以温州市大南门与附二医人行过街通道工程为例,研究在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土体应力卸载状况下的变形特性,得出不同应力路径下土体应力和孔压发展规律及其模量的变化.作归一化处理后得出了有益的结论,对本地工程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8.
本文首先在分析小微企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从资金需求、中介服务及资金供给方等三方面阐述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然后分析美国、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经验;最后结合国外经验探讨了我国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9.
《轨道交通》2009,(8):47-49
2009年8月20目下午,“中国轨道交通AFC论坛”在北京展览馆成功举办。作为CRTS CHINA 2009中国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暨中国地铁建设40年成果展示系列活动的AFC论坛旨在回顾我国地铁AFC系统建设取得的成绩,探讨铁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革新以及AFC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吸引了众多勘查设计专家、  相似文献   
150.
涉外护理专业人才模式应该结合人才培养目的,采取创新路径和方法。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更好适应就业市场需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让他们在工作岗位更好发挥自己的才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