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79篇
综合类   82篇
水路运输   132篇
铁路运输   1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71.
在阐述矢量控制原理、直接转矩控制的基础上,对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几个问题作了分析和讨论。指出电梯门机系统存在的问题,对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并对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72.
湿式离合器是车辆传动系统核心元件,在高速分离状态下易出现摩擦片和钢片之间的碰撞摩擦,由此引起离合器带排转矩的急剧增大,影响其传动效率和可靠性。因此,本文以降低离合器高速段碰摩带排转矩为目标,对摩擦片表面微织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提出了摩擦片表面任意微织构形线参数化建模方法;然后选取了微织构的数量、深度、周向占比、径向占比和形线参数,构建了微织构优化的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函数,通过将试验设计、模拟近似模型和搜索寻优相结合,建立了摩擦片表面微织构优化设计模型;最后进行了微织构优化前后的带排转矩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微织构可显著降低高速段碰摩带排转矩,并大幅推迟摩擦副高速碰摩现象出现的线速度。  相似文献   
573.
并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态协调控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在发动机和电动机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路况进行能量分配和工作模式切换的问题,以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在状态切换过程中总转矩不发生大的波动为控制目标,提出了"转矩预分配+发动机调速+发动机转矩估计+电动机转矩补偿控制"的动态协调控制策略。借助dSPACE快速控制原型工具,搭建了试验台架,进行了稳态切换控制和动态协调切换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种状态切换过程中,动态控制算法能有效控制混合动力系统的转矩波动,保证动力传递的平稳性。  相似文献   
574.
2003款羚羊OK     
《世界汽车》2003,(7):76-76
  相似文献   
575.
说明了用MATLAB/SIMULINK软件能够进行异步电动机转矩系统的建模和仿真,介绍了一种典型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给出了用MATLAB/SIMULINK对该系统进行仿真的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576.
起动机电磁功率和电磁转矩的计算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影响起动机电磁功率及电磁传矩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阐明了两者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调整起动电机电磁功率和电磁转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77.
综合介绍了当前应用和研究的较多的舰船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其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方式的现状,并对比研究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指出永磁同步电动机及其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将是交流电力推进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78.
《世界汽车》2003,(4):40-40
  相似文献   
579.
分动器转矩分配比确定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建鹏  孙庆合 《汽车工程》2007,29(10):889-892
提出了分动器转矩分配比确定方法。以某越野车为例,分5种工况对其进行仿真分析计算,得出了与试验相吻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580.
介绍了限滑差速器的分类.着重对转矩敏感式限滑差速器的3种主流产品--锥盘式、轮齿式和摩擦片式差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矩式限滑差速器的性能评价参数和性能曲线,为对转矩式限滑差速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