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41篇 |
免费 | 48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050篇 |
综合类 | 3002篇 |
水路运输 | 4720篇 |
铁路运输 | 3380篇 |
综合运输 | 2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4篇 |
2023年 | 522篇 |
2022年 | 575篇 |
2021年 | 813篇 |
2020年 | 792篇 |
2019年 | 528篇 |
2018年 | 218篇 |
2017年 | 333篇 |
2016年 | 366篇 |
2015年 | 521篇 |
2014年 | 742篇 |
2013年 | 708篇 |
2012年 | 796篇 |
2011年 | 932篇 |
2010年 | 865篇 |
2009年 | 875篇 |
2008年 | 1011篇 |
2007年 | 851篇 |
2006年 | 731篇 |
2005年 | 665篇 |
2004年 | 591篇 |
2003年 | 489篇 |
2002年 | 431篇 |
2001年 | 366篇 |
2000年 | 265篇 |
1999年 | 214篇 |
1998年 | 234篇 |
1997年 | 212篇 |
1996年 | 165篇 |
1995年 | 86篇 |
1994年 | 76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4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有效解决隧道建模标准化、三维实体精确化、施工管理信息化等问题,以邹平县广富隧道为例、Autodesk平台为基础,根据设计图纸内容对隧道整体结构进行细分,形成一套成熟的隧道建模规则命名体系。采用Civil 3D+Dynamo+Revit软件交互实施体系,实现对隧道建模的精细控制;采用中建八局BIM协同管理平台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该平台优势在于以Autodesk平台精细模型的各构件为信息源,并以此为选择基础,提出对项目生产、质量、安全、设计、资料等的全方位管理;同时,模型、资料、审批信息等内容相互关联,真正实现工程资料闭合。 相似文献
992.
文章设计一种主动悬架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四分之一车辆主动悬架系统模型,设计模糊滑模控制策略对主动悬架系统进行控制,并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和控制策略的准确性,同时也改善了悬架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93.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ADAS)是缓解汽车安全问题,方便人们智能出行的有效途径。ADAS系统的开发涉及到复杂度很高的系统工程,如何开展以及建立测试评价体系等是行业内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模型的测试开发(Model Based Design,MBD)理念,在NI实时仿真系统的环境中,通过PreScan建立的仿真场景和虚拟传感器模型以及CarSim建立的车辆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硬件在环测试平台的搭建方案,并进行了仿真测试,对解决ADAS系统的开发测试等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997.
998.
以某纯电动SUV汽车的后背门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优化设计理论,提出一种复合材料后背门自由模态仿真分析方法,在Hypermesh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和仿真模型搭建,采用Nastran软件进行求解计算,利用Hyperview软件查看结果云图。通过对比仿真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可知其前三阶弹性模态误差均在5%以内,充分证明了此后背门仿真模型的可靠性,该仿真分析模型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后背门的结构优化和NVH性能提升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文章基于在Matlab/Simulink对某车型建立二自由度四分之一半主动悬架模型,结合随机路面激励对PID控制和Fuzzy-PID控制策略进行仿真,从而改善车辆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PID控制以被控对象的偏差作为输入,经过比例,微分,积分过后得到控制量,控制简单,应用广泛,Fuzzy-PID是在PID控制基础上结合模糊控制,可以对存在非线性、多时变等较难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被控系统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被动悬架系统,两种控制策略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均改善了悬架性能,并且Fuzzy-PID控制效果明显优于PID控制并且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某3跨连续刚构梁桥边跨合龙位置桥墩较高、现浇段较长而搭设托架不安全的施工条件,该大桥东岸边跨拟采用导梁法进行施工合龙。为验证该方案是否合理,根据力学方法和有限元原理,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了该桥的有限元模型,仿真模拟了实际施工过程并进行数值分析,并对两岸边中跨的内力与位移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验证采用导梁方案合龙施工的合理性。研究表明:1)边跨合龙方式的不同对桥梁结构受力影响较大,特别是边跨部分;2)使用导梁法施工的一岸,施工过程和成桥后桥面平顺性均不如使用托架法施工的一岸,产生的附加应力相对托架合龙稍大,但影响程度可接受,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并且节约了施工经费和缩短了施工周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