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298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332.
333.
为预防和减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西等五省(区、市)公安厅(局)决定,自11月16日至12月31日,在高速(高等级)公路、国省道、易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县乡道路上,依法从严查处客运车辆超员、无证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酒后驾车、低速货车、拖拉机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联手开展整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统一行动.这是首次开展的西南片区统一行动,旨在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在年关岁末进行最后的冲刺.  相似文献   
334.
利用波动理论分析L型连接板转角处阻振质量阻抑振动波传递的特性,基于阻抗失配和波形转换原理,将此阻抑技术引入壳体隔振设计中,数值计算壳体隔振设计前后的振动与声辐射性能,讨论阻振质量的重量和截面尺寸对其隔振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模态控制法进一步对壳体隔振设计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将转角含阻振质量的L型连接结构引入壳体隔振设计,不仅能有效降低动力舱段结构的振动,而且还能显著隔离振动波向邻近舱段的传递;在总的阻振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合理地布置变质量变截面的阻振质量能显著提高总的隔振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335.
<正>近日,国家科技部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办公室在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组织召开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和海试项目验收会。科技部原部长、中科院院士徐冠华担任专家验收组组长,经过专家们严谨热烈的质询讨论,一致同意"蛟龙"  相似文献   
336.
许多太空爱好者都知道,人类将在20年之内登陆火星。当然,这样的说法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一直在被重复着。从1950年到2000年的半个世纪里,美国宇航局(NASA)和许多独立团体提出了1 000多种详细的载人火星探索计划,然而其中没有一个真正得到实施。但至少在纸面上,火星仍然被作为美国宇航局的一项终极目标。他们最新的"好奇号"探测器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载人火星登陆的探路先锋。2012年8月5日,当"好奇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着陆后,美国宇航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说:"今天,‘好奇号’探测器的车轮已经开始为人类最终踏足火星开辟道路。"尽管如此,事实上火星并不存在于美国宇航局的目标名单上。除了定于2013年发射的"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MAVEN)探测器之外,近期美国宇航局并没有为火星这颗红色星球安排其他具体的探索计划。正如美国太空历史学家戴维·波尔特里说:"毫无疑问,现在没有人真的想把人类送上火星。"  相似文献   
337.
载人深潜器供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可靠稳定的供氧系统是载人潜水器研制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比较了各种类型水下运载器如潜艇、载人深潜器等对载人密闭舱室内氧气浓度的不同要求。针对载人深潜器载人舱内的客观条件,从动力、空间大小、浓度要求等方面论证其对供氧的特殊要求。分析了常见的几种密闭环境下的供氧技术,如物理供氧、电解水、氧烛、超氧化物等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供氧技术及研制了样机。使用该样机进行封闭空间内的有人供氧试验,以验证该项技术的效果。试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技术的有效性。在完成样机试验后,又将样机随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1000m、3000m和5000m级海试。海试的成功验证了样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38.
深潜器载人球壳规范设计公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几个船级社现有的关于深潜器载人球壳的规范设计公式,这些公式背后的理论基础要么是经典的屈服破坏或屈曲破坏.然后,应用这些规范公式对国际上现有的几个载人潜水器耐压球壳的设计厚度进行了计算,在计算中统一了输入的设计参数并将这些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表明,不同船级社设计公式给出的球壳厚度存在很大差别,绝大多数设计规范计算出的厚度都超过潜水器的实际壳厚.因此,作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对各船级社的规范设计公式进行更新,最好能像民船共同规范一样给出统一的球壳设计公式.最后,文中对如何建立统一公式的研究过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39.
京生 《港口科技》2011,(8):48-49
伴随着“向阳红09”母船一声汽笛长鸣,7月1日,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5000m海试(中国大洋第25航次)从江苏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  相似文献   
340.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研究与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并独立完成海试的具有国际上最大下潜深度——7000m的尖端产品,2011年在东北太平洋中国多金属结核合同区西区成功进行了5000米级海上试验与应用,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应用的成果。从技术角度阐述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过程,重点围绕在研制过程中所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的自主创新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