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05篇
综合类   40篇
水路运输   702篇
铁路运输   78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1月7日,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船坞码头二期扩建工程日前通过了交通运输部验收,并正式投产。该工程投资总额达10亿元,利用岸线680米、陆域50万平方米,新建了30万吨级船坞和30万吨级舾装码头各一座。工程的竣工使南通中远川崎的年造船能力突破了200万载重吨,从而跻身全国船企前8强。2010年,南通中远川崎交付船舶15艘,  相似文献   
63.
2月6日中远航运新造重吊船“大紫云”轮在烟台港举行隆重的首航仪式。“大紫云”轮是中远航运2007年与黄海船厂订造8艘28,000载重吨多用途船的第二艘,首航仪式后,该轮在烟台装货前往欧洲。  相似文献   
64.
《世界海运》2010,(2):55-55
据悉,渤船重工在2009年全年实现了12船开工、15船下水、12船交船等多个成果,民船产量达到114.2万载重吨。由渤船重工研发的32万tVLCC等4项成果名列第14批中国企业新纪录,成为渤船重工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和加速发展的助推器。2010年1月,渤船重工又一重要基础设施——30万t级二号船坞工程、二号船坞护岸工程交工。  相似文献   
65.
NARVIK(纳尔维克)港位于挪威海、挪威西北海岸的OFOTFJORDEN湾内(68°25'.5N/017°24'.0E),已经在北极圈内,夏天天黑时间很短,周围群山常年积雪,但是湾内常年不结冰。使用英版海图2321、2327和  相似文献   
66.
国内动态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暗升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日前发布前三季度我国船舶经济运行数据报告。前三季度,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在世界市场份额同比去年略有上升,但新接订单同比下降11%。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造船完工量168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0%;新承接船舶571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1%;手持船舶订单2108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  相似文献   
67.
《广东造船》2010,29(1):9-9
据越南航海总公司2月3日报道。2009年公司投资1.8亿美元,购买了13艘运载散货的货轮和1艘集装箱货轮。载重吨位32万吨,将船队载重总吨位提高到了270万吨,占越南运输船队总吨位的45%。2010年越南航海总公司计划投资建造和购买载重吨位35万吨的货轮,  相似文献   
68.
船舶配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发展给世界造船业带来发展机遇和空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船舶工业抓住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2007年全国造船产量突破2000万载重吨,2008年造船完工突破2800万载重吨,中国造船已经稳居世界造船前三位,正在成为新的世界造船中心.中国船舶工业的历史性突破和对船舶配套的迫切需求对船舶配套企业来讲面临严峻挑战.船舶配套业是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船舶工业必须要有强大的船舶配套业支撑,否则难以成为造船强国.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我国造船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69.
《广东造船》2009,(4):2-9
据英国克拉克松公司(Ctarkson)最新统计数据统计,7月全球共签订58艘新船订单。达634.4万载重吨,比6月份上涨2.4倍,更是前6个月全部订单量(约524万载重吨)的112倍。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