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0篇
  免费   117篇
公路运输   1500篇
综合类   992篇
水路运输   880篇
铁路运输   2508篇
综合运输   6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阐述了客运专线中特殊的车站形式即无配线车站发码的相关问题,针对无配线车站的两种信号机布置形式-差置/并置的情况进行了比较性描述,并对其发码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性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2.
针对地铁双层车辆段的土建工程特点,通过对出段列车运行能力的分析,提出适应双层车辆段特点和运营需求的信号设备平面布置以及信号工程实施的配合措施,可为今后双层车辆段的信号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3.
微机监测已成为监测信号设备运用状况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微机监测采集的信号机点灯电流典型曲线进行分析,达到监测和预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4.
面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电源在整个轨道交通中的重要性,电源设计方案首先保证合理、电源故障时应对办法得力,才能保证电源质量稳定可靠,行车安全高效。阐述了信号电源设计原则,遵循的规范和标准,列举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的设计方案,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另外从电源的故障情况出发,从运营保障的角度提出了电源故障的保障措施和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105.
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以下简称灯丝继电器)适用于铁路信号点灯电路。当12V25W双丝信号灯泡的主灯丝断丝时,它会自动地通过其一组后接点点亮副灯丝,并通过另一组接点向信号楼值班员报  相似文献   
106.
郭塘站自广州枢纽信号显示三改四及ZPW-2000闭环电码化改造开通使用以后,多次发生列车中途停车。郭塘站至江村下行到达场场间平面布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7.
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与站台屏蔽门之间的控制关系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涉及屏蔽门原因的车载信号故障现象、原因和处置方法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08.
郑平 《中国铁路》2012,(4):73-77
介绍几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检测装置,包括机车轴温报警装置测温线路检测仪、机车速度信号模拟装置、内燃机车功率油耗检测仪和内燃机车负载试验微机检测系统.这些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在机车状态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9.
本刊讯: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交协城轨专委会")于2012年10月13日、11月7日,在北京先后召开了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信号专业和供电专业分技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以下简称"中交协")、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委会")、城市轨道交通装备  相似文献   
110.
针对排阵式交叉口在实际交通波动环境中存在车辆滞留排序区,运行效率稳定性难以保障的问题,提出了鲁棒优化方法,平衡交叉口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在分析排阵式交叉口运行特性的基础上,指出了其运行效率波动性与交叉口几何设计、信号控制、交通需求、饱和流率和运行车速这5个因素有关。确定了将交通需求、饱和流率和运行车速这3个客观波动因素作为模型的输入参数,将几何设计和信号控制这2个可受设计人员控制的要素作为模型的优化控制变量进行协同优化的模型框架。在此基础上,以交叉口车均延误条件风险值最小为目标,考虑了各流向车道数、信号相位相序、排序区车辆清空等方面的约束条件,构建了基于情景的鲁棒优化模型,并建立了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案例分析,对鲁棒优化模型的置信水平取值和算法准确性进行了分析,证明了算法可以使目标函数收敛到最小值,并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对优化效益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所建立的几何设计与信号控制协同鲁棒优化模型可实现在交通需求和供给的波动下,对排阵式交叉口的车道功能、排序区长度以及主、预信号控制进行协同优化。相较于确定性的设计方法,在平均延误层面基本维持原有水平,但对延误标准差和最大值有着较为明显的改善,案例中分别减少了48%和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