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5篇 |
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44篇 |
综合类 | 144篇 |
水路运输 | 197篇 |
铁路运输 | 90篇 |
综合运输 | 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532.
533.
534.
535.
为解决因船舶航速过度灵活转换而造成的海洋航行事故,提出船舶航行速度估计的数学模型。以直航运动稳定性作为分析前提,建立必要的操纵辨识条件,从而实现船舶航速操纵参数的辨识处理。在此基础上,按照船体的实时受力情况,获取与直向航行相关的物理参数,再按照测速校正原理,完成船舶航行速度估计的数学模型研究。模拟应用实验结果表明,FPS(顺逆转换系数)、SPS(逆顺转换系数)均出现明显下降,船舶航速转换灵活性得到适度抑制,大幅降低海洋航行事故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536.
《舰船科学技术》2019,(23)
本文以小水线面复合单体无人艇为研究对象,在2种吃水条件下,不同初始纵摇角纵摇衰减运动模型试验,测得纵摇角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共建立4种纵摇衰减运动模式的系统辨识运动方程,基于系统辨识理论和多种现代优化算法设计并改编了计算软件。通过系统辨识后目标函数的比较,确定了最适合此艇型的纵摇运动辨识方程,得到方程中各力矩系数拟和值,且系统辨识角速度和试验角速度的误差范围平均在4%以内,验证了辨识系统的可靠性。选取其中一种典型角度下的纵摇数据作为辨识依据,讨论2种吃水下水动力矩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与同吨位单体滑行艇纵摇运动模式进行比较,表明小水线面单体无人艇纵摇衰减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537.
538.
针对现有基于电池恒定参数模型的SOC估计方法忽略了工况和SOC对电池模型参数的影响而导致SOC估计误差偏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将带有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算法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相结合的联合SOC估计方法。该方法先利用FFRLS算法在线辨识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参数并实时修正电池模型,再利用EKF算法和实时修正的电池模型估计电池SOC。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SOC估计方法能有效减小电池模型参数变化所带来的SOC估计误差。在脉冲放电、脉冲充电和动态应力测试实验中,最终电池SOC估计的最大误差分别为1.01%、0.87%和1.59%。 相似文献
539.
车内主动降噪技术在低频噪声控制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利用车内扬声器发出抵消声波实现降噪。论文采用扫频的方法进行主动降噪的次级路径建模,并在某四缸发动机车型上实现了控制器与原车线路匹配,采用原车音响搭建车内发动机主动降噪系统。采用MATLAB搭建仿真模型验证自适应陷波算法,推导了用于车内次级路径建模的扫频公式及辨识结果。再从工程角度介绍控制器与整车接口的匹配方法。最后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进行实车效果验证,在锁定二挡的加速工况下发动机二、四、六阶噪声降低,30~300 Hz的声压级Overall(OA)值最大降低4 dB。 相似文献
540.
为解决利用车辆机理模型设计控制器时的自适应问题,针对非线性车辆动力学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横向稳定性控制策略。利用递推子空间模型辨识算法设计预测器,根据预测器的形式并结合车辆横向稳定性控制提出一种具有模型自适应特性的预测控制器。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7自由度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结合国际标准ISO/DIS 7401:2000以及ISO 3888:1999进行实车道路试验,并对仿真模型进行了数值验证,基于整车动力学模型,对自适应预测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